第482章 父子两开花(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当初袁督师袁崇焕夸下海口五年平辽,事后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朱由榔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收复了半壁江山,论功绩便是比之汉光武帝刘秀也丝毫不予多让了。

    当然现在不是骄傲自满的时候,打仗是打赢了,但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和经济同样重要。

    朱由榔觉得短时间内清军是不会再主动进攻了。

    一来清军也需要时间进行缓冲和休整。

    二来清军被打的一头包,需要稳定一下心情来判断分析明军为何会如此强大。

    如果盲目应战只会跟着明军的节奏走,十分的被动。

    至于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这几个墙头草同样不会轻举妄动。

    他们都是无利不起早,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清廷不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根本就不会出手。

    而现在清廷能给他们什么?

    要封地没封地,要钱财没钱财。

    当然这三个人同样不会轻易投靠明军。

    这当然是因为他们的黑历史。

    包括吴三桂在内的三人都曾经背叛过大明,吴三桂的性质最为恶劣,其他两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除非朱由榔下旨公然免除三人的罪行,不然三人连心动都不会动一下。

    倒是尚可喜那里朱由榔可以继续索取一些好处。

    毕竟尚之信在明军手中,如果尚可喜不听话他的宝贝儿子就小命不保了。

    朱由榔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火器。

    不管是火铳还是火炮都是急需。

    在发展火器的窗口期,尚可喜可以很好的填补这个空缺给明军支持。

    等到明军的科技树发展起来了,尚可喜便没有了利用价值,届时可以一脚踢开。

    眼下便是考验朱由榔处理内政能力的时候了。

    大战过后的江南满目疮痍,适当的给予减免赋税的政策可以很好的恢复生产,让百姓们鼓足干劲。

    朱由榔不像崇祯那样短视,一味的加重税。

    事实上这些赋税没有加到地主的头上而是全部加到了平头百姓的身上。这直接导致了本就脆弱的自耕农直接破产。

    也是崇祯末年遍地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朱由榔的策略是把赋税加到商税上,而且是一种利益交换的方式加。

    这样加起来商人们也不会感觉到那么难受,朝廷国库也得到了补充,可谓是两全其美。

    经济才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才有精力去北伐。

    就明军目前的实力而言,短时间内是无法北伐的。

    朱由榔也不是很着急。

    只要明军把控着江南,时间拖得越久对清军越不利。

    此时早已不是隋唐时期得关陇者得天下的时代了。

    江南才是经济中心。

    有军队有钱,朱由榔简直不知道怎么输。

    当然风险还是有的,那就是明军北伐的时候被三藩偷家。

    所以究竟是平定三藩之后北伐还是先北伐再平三藩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总体而言明军比两年前的形势好了很多,朱由榔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假以时日他必定能定鼎天下,光复大明。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