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测谎(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刘雨溪的处境比较特殊,现在她所面临的考验,比那些被敌国抓到的间谍还要艰难,间谍起码可以拒绝回答,默默忍受肉体上的折磨,但她不行,因为她只有让白沐风相信她,才能算是成功。

    所以她只能有问必答,在短时间内构建出完美的逻辑闭环,让白沐风相信她没有撒谎,更没有背叛。

    如果最后她成功了,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失败了……那么至少要让白沐风无法识破秦毅的真实计划。

    白沐风既然设定了如此复杂的测谎装置,想必对这个装置做出的结果也是相当有自信的,如果她能够骗过这个装置,那么很可能获得白沐风的信任。

    但反过来,假如她撒谎被对方看穿了,那之后会被如何对待,就可想而知了。

    刘雨溪在分析自己处境的同时,还慢悠悠地向白沐风描述着自己在圣堂的那几天的所见所闻。

    现在她的脑袋就像打开了几百个程序的电脑,CPU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载的状态。

    而在刘雨溪努力伪装的同时,白沐风也在谨慎判断她说的话是真是假。

    现在白沐风的面前,放置的一个超大尺寸的曲面屏,屏幕被许多数据界面霸占,最中央的地方是对刘雨溪瞳孔的实时监控。

    用瞳孔的大小来判断一个人撒谎与否,是很多刑侦人员在特定情况下都会采用的方法。

    曾经有一个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跑去研究了人的思维模式,在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瞳孔的大小会随着脑子的运算压力,有规律的放大或是缩小。

    人在思考一个非常复杂的题目时,瞳孔会不由自主地放大,这个时候,即使有一个人在他面前挥手,都有可能被忽略,而如果思考的是非常简单的问题,那么瞳孔就不会发生改变。

    这个简单的原理在生活中被处处应用,警察局里警察要用强光照着犯人也是因为这个原理,在强光直接照射双眼的情况下,一个人很难进行复杂的思考。

    同理,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人瞳孔放大缩小的情况,也能看出对方是否在进行高强度的思考。

    如果现在白沐风向刘雨溪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比如说“你和秦毅都谈了一些什么?”。

    如果她是真实经历了和秦毅的谈话,她可以不费力地把它描述出来,但如果她想要隐藏真实的谈话内容,编造一个谎言,那么需要思考的方面就很多了。

    刘雨溪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像刚才那种问题一定无法难倒对方,但如果将她长时间放置在这种高压的审讯环境下,她逻辑的堤坝就会慢慢出现裂隙。

    他只需要耐心等待,轻轻敲打那个裂隙,就能击溃那座堤坝,窥得背后隐藏的真相。

    “现在你把你和秦毅的谈话,完完整整地复述一遍,记住,一个字都不要落下。”白沐风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