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便送什么过去。

    “那位纯妃娘娘的脾气倒是不小,怡华宫里已经报了不少缺损。在这样下去,今年怡华宫的用度可就到限了。”张嬷嬷抱怨着。

    “给他们提个醒,若是到限,就停了。毕竟宫里可不仅仅就她一个纯妃在,要人人人都学,内库司怕是要找父皇哭去了。”李璟合上关于怡华宫的账簿,淡淡道。

    张嬷嬷继续说道:“纯妃的大宫女昨天晚上没了,因为原是开国公府的家奴,家人全都在开国公府。刘玉问是否要传话过去,让他们来领人。”

    那大宫女是纯妃的亲信,如是她死的消息被开国公府的人知道,那他们怕是要对纯妃在宫中的近况产生怀疑了。

    “即便是下人也是人家的女儿,总得是要收尸的。无妨!而且,父皇犒赏开国公的时候,并没有允许国公夫人进宫来看纯贵妃,他们就应该有了准备了。”毕竟她被李璟并不在意开国公府的人会不会知道纯妃现在的情况,即便是知道又能如何?一个犯了宫规的妃嫔,他于家又有何种资格干涉?

    “殿下,怡华宫封了已经有十天了。究竟该如何处理呢?”张嬷嬷有些犹豫的问道。

    李璟手指轻敲着书桌,慢慢说道:“怡华宫的宫人和内监内务司已逐一审完,人证物证皆在。着人私自与宫外传递消息的罪名已经坐实,纯妃无从狡辩。但她毕竟是一宫之主,如何处置还是需要父皇下旨方可。如今我朝与海氏之间正在议和的紧要关头,听闻,西南水军守将曾是是开国公麾下任职。若是让海氏国知道这件事,难保议和之事不会横生枝节。而开国公府那里,即便是知道了,在父皇没有作出决定之前,他们是不会自己往外传的。所以,怕是要等上一等了。”

    张嬷嬷一愣,瞧着自家殿下竟是生出了一丝恐惧之感。长公主是她看着长大的,即便是知道殿下自小聪慧,却是没有想到从未有接触过朝堂的殿下,竟会考虑到那么多。

    李璟见张嬷嬷吃惊的模样,秀眉一挑,得意道:“张翰林给阿淼授课的时候,我在一旁也是有听的。”

    只是让张贤通在平时授学的时候,给阿淼说说朝堂的事情罢了,又不是让他教别的。那张贤通竟然会吓得跪地求饶?真的是胆小的很。阿淼始终是皇孙,日后出宫建府之后就要准备领职。万一对朝堂之事什么都不懂,可不是要闹了笑话?

    在说,李璟可没有指望一个小翰林能有卢太傅和柳太傅那样的才学,给阿淼教授太多,这也是父皇为什么选他来的原因。

    “老奴明白了。”究竟殿下在张翰林那里学到了什么,张嬷嬷听了也是不明白,只是觉得殿下真的是聪慧过人。

    “这些日子为了整理内宫的事情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去御书塾了,可每天的课业还是不能落下。哎!好累啊!”李璟叹道。“嬷嬷,要不然让阿淼也帮我分担一些,好不好?”

    张嬷嬷忙是摆手道:“殿下,这可使不得。内宫中馈怎么能够让郡王插手?”

    李璟两手一摊,无奈道:“嬷嬷你真是,我就是开一个玩笑罢了。只是阿淼的武师傅得换了,都两年了,阿淼连轻弓都开不了,一定是那个武师傅没有好好教。听说二哥家的显儿六岁的时候就能猎物了,显儿有二哥教,阿淼却是没有。可不能因为我的疏忽,让阿淼在武事上比不过别人去。”

    张嬷嬷知道长公主疼爱燕郡王,想什么都要给他好的。可长公主却是完全没有看出来不是燕郡王的武师傅不行,而是燕郡王真的不通武事啊!只怕最后,燕郡王为了讨殿下开心强迫自己。

    张嬷嬷顾念着李淼对李璟也是真心,便试图给李淼说两句好话。“殿下,有的人善文有的是善武,几位世子也都是各有擅长。燕郡王聪慧,两位太傅也都是夸赞过的。听闻那位武师傅是个禁军伍长,在军中也是有些名声。虽然殿下学的慢一些,可好在稳妥,不容易受伤。”

    “嬷嬷是说那武师傅因材施教吗?”李璟侧着脑袋问道。“可明明我都能张轻弓了。难道是阿淼太笨了?”

    张嬷嬷下意识的想要点头,但还是忍住了。“殿下是长辈,自然要比燕郡王学的快些。”

    “那还是换一个武师傅吧!”李璟拍板。“我去找父皇。”

    李璟说着就要起身去找皇帝,可没想承启宫那里传过话来,说皇帝方才传旨,召了张贤通过去,听闻是另有任命。

    一个小小翰林,即便是调任何须皇帝传旨唤人。李璟忙是派人打听,没想到张贤通一个五品小翰林竟是被连升四级,封为吏部侍郎。

    “不仅是张翰林,国舅爷的遗腹子今次在同海氏之战中立下大功,陛下下旨,封为西南水军守备,全权接管西南水军,现任西南水军统领回京述职。”刘玉回禀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