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通关文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可后果是什么动动脑子都知道的事情。

    岳山不傻,他很清楚灭佛是不可能的,从一开始他就没有这种愚蠢的想法。他的目的更加明确,改造佛教。

    把天竺的佛教变成中国的佛家。

    想完成这一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从佛经上着手。从天竺传过来的佛经只作为参考,流传到民间的全是我中土高僧大德魔改过的作品。

    大家信仰的佛也不再是什么释迦摩尼,而是道信大师、玄奘大师、慧能大师这就是岳山对佛教的改造计划。

    听到岳山的要求,玄奘有些愣神,他不明白这位清水候到底是什么意思,自然也就不敢答应。

    再说以他现在的身份也没那个资格答应,只能推脱说需要回去商议。

    岳山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此时的玄奘还只是佛教的后起之秀,没有做决定的权力。

    但他回去之后肯定会把这个要求告诉他背后的那些人,之后怎么选择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你们不是想和我合作吗可以啊,照我说的来。同意了咱们就是好朋友,不同意就继续打压,一直打压到你们同意为止。

    也不怕你不同意,打压佛教是李世民贯穿了李世民的整个皇帝生涯的大事,朝中那些大臣差不多都和他穿一条裤子,可以说岳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现在不答应那是挨的毒打还不够,让李世民多锤他们几拳自然就老实了。

    反正岳山稳坐钓鱼台,不急不急。

    不过岳山的这个要求对玄奘的冲击力似乎有些大,之后的谈话他一直都有些心不在焉,勉强说了一会儿就提出要告辞。

    岳山也没有挽留,一路把他送出了大门外。

    玄奘走到半路才想起此行的主要目的给忘了通关文牒。

    他想去天竺求取剩下的经文,也得到了佛门的支持。可在朝廷这一关却被卡住了,朝廷说什么都不给他通关文牒。

    其实在这个年代无所谓偷渡不偷渡,没有通关文牒他一样可以离开大唐。但有了通关文牒他就是以国家的身份出使外国,路上遇到了危险可以以国家的名义向沿途的各方势力求助。

    西行路实在太过遥远,以个人的身份几乎没有办法到达目的地。有了通关文牒,成功率大增。

    前世没有通关文牒,玄奘是怎么到达天竺的翻翻他的历程就知道了,每走到一地都要去这个国家的寺庙去拜访去辩经。

    通过辩经为自己扬名获得尊重,然后利用当地佛教的力量获得补充,再继续下一段路程。

    读西游记的时候每当看到玄奘挑战各国的僧侣都会很激动,觉得还是我中土的高僧大德厉害。

    然而仔细想想就知道,唐僧这么做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x

    这一世玄奘也去衙门求取过通关文牒,可惜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绝。他拜访过许多朝中重臣都没有用,今天来拜访岳山其实也是这个目的。

    只是被岳山这一打岔给忘了。

    本来想回头再去问问,可脑海里忍不住再次浮现出岳山的那个要求,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先回去把这事儿给十大德说说吧,下次再找他问也不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