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现代练兵方法(二合一)(5/7)(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们能建功立业’‘我等着你们来保护我的安全’,刚才还如丧考妣的百骑司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原地复活了。

    李世民也没有厚此薄彼,安抚完百骑司又去表扬了学子队。

    说实话他对学子队的兴趣更大,回想起当初岳山说的只需要几年的功夫就能把一群农家子培养成才,之前他一直都不信。

    可现在他信了,不只是信了,还给予了更多的期待。他李世民是要做天下共主的男人,不怕人才多,就怕不够用。

    李承乾和李泰小哥俩对学子队更加的好奇,甚至可以说都成了学子队的小迷弟了。

    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居然正面硬刚打败了精挑细选的百骑司,要是我也能这么厉害就好了。

    所以他们俩直接跑进了人群里拉着这些学子问东问西起来。

    毕竟是皇太子和亲王,学子们很是拘谨。但聊了一会儿发现皇子也不是三头六臂吗,看起来挺和气挺有礼貌的吗。渐渐的就放下了心中的恐惧,围着他们兴高采烈的聊了起来。

    有人给他们讲解是怎么训练的,有人给他们说上课的内容,有人给他们讲校园的趣事……

    听的小哥俩眼睛直冒星光……好羡慕他们啊。

    李世民也拉着几名学子仔细问了一下书院的情况。见到皇帝和自己说话这些学子激动的站都站不稳了,不过看到岳山后顿时找到了主心骨,结结巴巴的回答了李世民的问题。

    尤其让岳山欣慰的是,他的弟子冯易在度过恐慌阶段后完全发挥了自己这两年所学,做到了和李世民有问有答。

    问了一圈之后李世民不得不感慨,岳山教徒有方啊。

    在某一瞬间他甚至有了让他给皇子当老师的念头,不过想想岳山的身份,以及帝师,辅佐人皇之类的问题,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暂时这是他心中过不去的一个坎,这事还是放到以后再说吧。

    不只是李世民爷儿仨对学子队感兴趣,那些将领什么的更感兴趣,他们恨不得拉着这些学子好好打听打听是怎么训练的。

    可这无异于偷师了,是犯大忌的。所以只能围在一旁竖着耳朵偷听,把李世民爷儿仨和学子们的谈话一字不落的记在脑海里。

    岳山大约能猜到这些将领的想法,只是心中一笑,并未阻止。

    他训练学子队的核心思想来自于二十一世纪,和现在的练兵方法完全背道而驰。搞不懂核心思想,就算把训练方法学去了也只得其形不得其神,练不出真正的效果。

    其实说白了就是个人素质。

    古代练兵是把士兵当成工具来训练的,不允许有思想,只要无脑的听从将领的话就行了。这种情况下一旦队形被冲散,大多数士兵都会变成无头苍蝇。

    只有那种百战老兵才能审时度势,尽量把自己身边的人召集到一起抱团来对抗敌人。可是一支军队能有多少百战老兵?

    这些百战老兵里又有多少面临危险的时候不是选择装死,而是站出来组织身边的人抵抗?就算三五个老兵聚集起一些人手,也很难改变大局。

    二十一世纪提倡高素质练兵,招收高学历的士兵。一是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学历不高的人很难操作的来。

    第二点就是,高素质的士兵脑子比较灵活,能执行更多的战术,遇到危险不至于变成一团散沙。

    学子队全是在龙首山书院学习两年的学生,个人素质想当的高。能完美的理解岳山教给他们的东西,对阵型的理解非常透彻,执行力也比较强。

    这才是他们被冲散之后能够快速集结成无数小方阵,然后小方阵之间还相互配合反而对敌人完成反包夹核心。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古代的兵法不行,恰恰相反,所谓的现代兵法也只不过是在古代兵法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做出的眼神和拓展。

    没有古代兵法,现在兵法也是不存在的。

    古代人为什么不提倡高素质兵员?时代限制,没有那么多高科技装备操作,不需要。

    第二古代读书人太少了太宝贵了,哪个王朝有这个资本能组建一直全部由读书人组建的军队?也就二十一世纪完成了全民基础教育的国家才有这个资格。

    岳山在初唐搞高素质军队也只是一种尝试,学子队的表现告诉他,这种尝试在小范围内是比较具有可行性的。

    接下来他会在百骑司和军校学生身上做试验——找那么多读书人当兵是不可能的,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搞扫盲教育,教这些当兵的读书。

    反正也就两三百个人,要是读过书之后心思变复杂不听指挥反而战斗力下降了。那就果断停止,继续用愚兵方法好了。

    要是成功了,百骑司的战斗力恐怕会高的吓人。之后再依此组建千骑万骑乃至另成一军,以他们为尖刀实现大唐称霸天下的理想。

    所以对于这些将领偷学他练兵方法的事情,他完全是当做看不见。随便你们学,学会了算我输。

    甚至就算学会了,没有国家的支持也别想训练出第二支这样的军队。

    参观了军校,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所有人都觉得不虚此行。尤其是李世民,对岳山的信心又增加了三成,对未来的百骑司也充满了期待。

    既然来了四姓坪就不能光参观军校,龙首山书院也不能不去看一看。

    更何况有了学子队的表现,李世民对书院也是充满了期待。她很想看看什么样的书院能交出这样出色的弟子,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上百人。

    书院那边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不过和军校不同,书院没有特意把师生们集合到一起搞欢迎仪式,而是按照正常情况,该上课上课,该休息休息……

    李世民等人先是参观了宿舍和食堂,和军校那边的情况差不多。然而众人的态度却完全不一样,军校这个样子他们很不满,认为待遇太好了。

    书院这个样子,他们却觉得有点艰苦了,学子们应该有更好的环境……只能说,双标无处不在啊。

    之后又去了教学区,恰好赶上下课,学子们早就得到通知皇帝来了也没人跑出去打闹嬉戏,都躲在一旁远远的看着李世民等人。

    李世民本来想找几个学生说说话,可惜,这些都是十岁以下的学子,对皇帝非常害怕根本就不敢过来。让他既觉得无奈又无趣。

    在教学区大概逛了一圈看了看教室的情况以及课程的设置之后,就在岳山的带领下去了尔雅楼慰问大字典编撰工作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