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 政事堂会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洎噌的站起来,激动的道:“臣斗胆,请问圣人从何处获知的消息,可否准确。”

    李世民道:“消息非常准确,你们无需怀疑。”

    刘洎当场就说道:“那臣赞同此策,开发南诏。”

    房玄龄却没有急着表态,问道:“那圣人为何要打通南诏前往天竺的道路呢?”

    李世民道:“为了将来攻略天竺做准备。天竺距离我们很近,但因为高山阻隔道路不通。不论是从西域走还是从南洋海路,路途都太过于遥远。”

    “我们通往天竺最近的道路就是从南诏经骠国,就可以直接到达,朝廷要攻略天竺最方便的途径就是打通这条路。”

    “而且现在开发南诏打通这条路,还可以得到佛家的全力帮助,事半功倍。”

    “佛教?他们为何……”马周先是疑惑,说到一半就恍然大悟道:“他们想借助朝廷的力量打通前往天竺的道路,还方便他们朝觐佛祖?”

    李世民摇摇头笑道:“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打通这条道路的第二个原因,也是佛教为何每年捐助枢密院一百万贯钱粮的原因。”

    “佛祖的佛国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灭亡了,佛教在天竺的发展远不如大唐,所以佛教就动了心思。”

    “他们想让大唐佛教成为天下佛教的主脉,他们想携带中原佛教的力量反过来侵入天竺宣扬他们的思想。”

    “同时也把佛祖的佛国祖地纳入大唐的国土,把佛祖变成大唐的子民,从而破除佛教加入华夏文明的障碍。”

    “所以佛教才会出钱,这次他们也一样会出人出力帮助大唐完成对南诏的治理,打通这条道路。”

    众人再次惊讶,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没想到佛教的谋划居然如此之深,想从支脉变成宗家,还想把佛祖弄成唐人。难怪他们愿意出那么多钱,还说会出人出力。

    第二个是没想到朝廷会和佛教进行这种合作,不能说前所未有,但也肯定不多。关键是这个合作层次太深了。

    同时,一个名字浮现在他们脑海里,岳山,这件事情肯定是他牵头去做的。

    他去拜访玄奘大家都知道,都以为他是去敲打这个和尚去了,并没有当回事儿。

    没几天大唐佛教领袖就齐聚京师,然后就是上书抬佛祖入圣贤祠为圣,佛教每年捐赠一百万贯给枢密院,会全力帮助朝廷开疆拓土。

    当时他们还以为是岳山的敲打成功,顺便和佛教达成了协议:让佛祖为圣,减轻对佛教的打压,但佛教要大出血。

    现在才知道,协议居然是这个样子的。

    对岳山的手段他们无不感到震惊,他们光想着打压佛教压榨更多金钱,可从来没有想过还能这样合作。

    佛教的力量有多强大他们都非常清楚,得到他们的帮助,朝廷开发西南征伐天竺将会变的简单许多。

    在对岳山鬼神莫测的手段感到敬佩的同时,心中也非常的酸,你退隐都退隐了,别动不动就跳出来行不行,显得我们很我能。

    第二件事情自然也毫无疑义的的通过了。

    只是大家同意的理由不一样,有的人就是为了南诏的铜矿,有的人是为了打通道路为征讨天竺做准备,有人是觉得把佛国纳入大唐领土会很有意思。

    然后李世民就开始说第三件事情:“朝廷要多抽出一分精力放在西域,目标是宁远国。先屯田再逐渐完成占领,我要让这里变成大唐的宁远道。”

    这次长孙无忌终于说话了,道:“宁远国确实是西域的膏腴之地,大唐要是能直接占据此地完成开发,就可以为西域军团提供补给,减轻本土的消耗。”

    “但此地距中原路途遥远,迁徙百姓过去会很困难,强行迁徙恐怕会引起民变,圣人不可不防啊。”

    李世民道:“辅机所说也正是我所担忧只是,所以才与你们协商,希望你们尽快拿出一个合适的开发方案,最好能平稳的迁徙一部分中原百姓过去。”

    其他人都没说话,马周若有所思的道:“圣人,关于迁徙百姓之事,我倒是有个建议不知道可不可行。”

    李世民高兴的道:“哦,宾王有何良策快快讲来。”

    马周说道:“罪犯,以后罪责较大需要流放的罪犯全部流放到宁远国。还可以和在押的囚犯商议,凡是愿意去宁远国的赦免其罪,五年后还其自由身。”

    孙伏伽马上说道:“不妥,有些囚犯罪大恶极,若让他们心存怨愤的返回中原,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马周笑道:“孙相是担心囚犯回归中原是吧?这一点好办,所有流放宁远国的囚犯都需经大理寺甄别。”

    “凡是罪大恶极的,五年期满放还自由身之后也不许回中原,只能留在宁远当地。罪责较轻的才允许回来,如此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况且,西域离中原相隔万里,中间又隔着危险的荒漠,往返非常凶险。”

    “如果朝廷在当地给他们婚配安家,分配土地或是牛羊,让他们能安稳生活,我相信愿意冒险回来的人不多。孙相以为如何?”

    孙伏伽当即就说道:“我没意见了。”说完又坐回原位,干脆利落一个多余的字都不多说。

    房玄龄道:“宾王此策甚妙,大唐在押囚犯不在少数,留在大唐就是白白耗费粮食。朝廷还要招募更多官吏管理他们,增加管理成本。”

    “发配一部分去宁远国,既能缓解国内压力,又能开发宁远国,果真是两全其美。”

    “只要能把大唐的囚犯弄过去十分之一,屯田工作就能展开了。不出几年宁愿必为我大唐所有。”

    李世民听的也是连连点头,道:“宾王此法甚秒,孙正卿你回去后仔细遴选,先挑出一批囚犯送过去。”

    “嗯,西域路途遥远,普通差役无法押送。把囚犯准备好送去枢密院,到时候随军而行。懋功你也派个人专门和大理寺交接。”

    “喏。”李绩和孙伏伽一起应道。

    李世民又道:“谁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后面也可以上奏于我。”

    “喏。”众人一起应道。

    李世民看了众人一眼,脸上突然露出了怪异的笑容,道:“现在说说第四件事,也是关乎到诸位以及满朝勋贵的大事。”

    “我准备重启分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