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 盐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完成后就能获得盐票。”

    “只是这几年他老人家很少发布任务了,一年也难得有那么一两单,根本不够用。”

    “皇商行那是皇后娘娘当家的生意,他们有门路可以从岳候手里获得盐票,经常会找借口放出一批。”

    马周不解的问道:“皇商行不缺钱吧?为什么他们还要往外放盐票?”

    张掌柜道:“皇商行是不缺钱,可很多事情不是有钱就能做成的。有些棘手的事情皇商行办不了,或者是代价太大,他们就会借助民间的力量。”

    马周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他们请民间做事情直接给钱不行吗?为什么要给盐票?”

    张掌柜笑道:“连皇商行都觉得棘手的事情别人去做更麻烦,这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没有足够吸引人的手段,民间是不会去接这些任务的,除非他们愿意出天价。”

    “可出天价他们还不如自己去做,就是多费一些周折而已。盐票就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大家都愿意为盐票冒险。”

    “而且普通商人嫌弃大宗交易现钱携带不方便,皇商行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吗?”

    “皇商行的生意做的更大,比起我们这些普通商人,他们才是更需要盐票的,自然乐于实用盐票。”

    马周更加疑惑了,道:“等等,你们说皇商行出一千贯钱请人做事没人愿意去,出一千贯盐票就愿意了,对吧?”

    “对。”

    “你们私下买卖盐票需要溢价对吧?”

    “对。”

    “一千贯的盐票去皇商行或者盐场提货,也只能提一千贯钱的货物,对吧?”

    “对。”

    马周问道:“为什么?”

    张刘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说道:“方便,节约时间。”

    马周揉了揉脑门,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他隐约明白了什么,可仔细想想却又觉得什么都没明白,这种感觉很难受。

    “我在问个问题。既然是皇商行对外发布任务,为什么他们不自己出具票据,而要用岳候的盐票呢?这不是太麻烦了吗?”

    刘掌柜笑呵呵的道:“麻烦好呀,要不是不麻烦我们还不敢用呢。这么说吧,民间只认岳候的盐票,其他的别说皇商行,就算户部出具的票据都没用。”

    张掌柜也跟着道:“对,我们相信的是岳候,不相信皇商行,也不信朝堂上的那些权贵。”

    “这……”马周越来也迷糊了。

    你们相信岳山的票据把它当钱用,却不相信朝廷?

    如果说棣州的发展他还能试着去理解,那关于盐票的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再说张刘二人似乎是认准了他是京城来的大人物,不停打听他做什么生意的,话里话外还暗示他有没有门路从皇商行那里弄到盐票,他们愿意溢价收购。

    马周自然不会实说,陪着他们一顿忽悠,发现再聊不出什么新意就准备起身离开。

    张刘二人还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就准备起身相送。

    然后就发现隔壁桌的那一群人也同时起身往外走,而刚才和他们聊天的那个人则快走几步跟在了这群人的后面,显然是一伙儿的。

    这二人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事情或许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可始终想不到这群人的身份。

    后来联想到皇帝似乎就在棣州城,莫不是这群人是大人物微服私访?他们没敢往皇帝微服私访上面去想,可即便如此也吓了一跳。

    连饭都顾不上吃,直接溜掉了。谁知道刚才有没有说什么得罪人的话,还是早走为妙。

    且说李世民等人在旁边是听的一清二楚,他们也同样很不解是怎么回事儿。但有一点却很明白,岳山手写的盐票能直接当钱使,甚至比钱还好使。

    众人各自打着小算盘,却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了继续逛下去的兴趣,直接返回了棣州府衙。

    李世民让长孙无忌留下,其他人则很识趣的离开。

    “辅机,此事你怎么看?”

    “我相信岳翠岚,不会做蠢事。”长孙无忌毫不犹豫的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他的果决让李世民都感到意外,但又觉得理所应当。毕竟双方还有亲戚关系,平时有竞争很正常,但牵扯到这种大是大非上不会含糊的。

    所以李世民对他的回答又很满意,觉得自己没看错他:“我也相信翠岚不会做蠢事,我就是搞不懂为什么那些商人愿意用他出具的票据,而不愿意用皇商行或者户部的。”

    如果是李丽质的孩子出生之前,他还会担心害怕。现在有两个孩子在,他不怕岳山敢做什么愚蠢的事情。

    长孙无忌迟疑道:“这……”

    “有什么话直接说,我不会怪你的。”李世民道。

    “那臣就妄言了。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贫不与富争,因为不管是谁有理,总是强的那一方占便宜,而弱的那一方无可奈何”长孙无忌道:

    “这张票据说穿了就是一张纸,没有任何实际”的价值,之所以值钱是用岳候的信誉和棣州盐场作为担保,百姓相信任何时候拿着票据都能买到足够的盐。”

    “皇商行和户部则不行,万一他们不认账怎么办?这些纸就真成了废纸。皇商行是皇家的生意,户部是高高在上的部堂衙门,百姓们敢找他们说理吗?”

    “除此之外就是岳候自己在民间的声誉足够高,尤其是在棣州被视为神灵一般。在商人眼里他就是活着的陶朱公和猗顿,据说不少商人把他视为财神。”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道:“他们就没读过翠岚的书吗?他的书里对商人的评价并不是很高,还主张限制商人权利的。”

    长孙无忌道:“确实如此,可他也主张正视商业和商人的积极作用,在防范的同时也应当给他们一定的生存空间。相对于其他学说来讲,他的学问对商人已经非常包容了。”

    李世民摇摇头道:“他总是能走到所有人的前方,很多看似可有可无的事情到了后面往往发挥出让人大吃一惊的作用。”

    “三皇书,三皇书,我越来越想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东西。”

    长孙无忌也向往的道:“臣也想一睹真容。可惜,这是他的机缘他人求之不来啊。”

    李世民摇摇头道:“算了,不说这个了。你觉得我们能不能效仿盐票,发行一批别的票据,或者直接用纸钱来代替钱币,弥补钱币的不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