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棣州见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么不早说,长安也可以学一学吗。”李世民道。

    “学不来。”岳山却摇头道:“这些栏杆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行走在道路上的人不愿意按照规定行走,就算修再多的栏杆也没用。”

    “那商城的人为什么愿意遵守这个规矩?”李绩问道。

    不等岳山张口,长孙无忌就感叹着替他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为商城掌握着无数人的饭碗,凡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被抓住一次三日内不许入城,两次半月内不许入城,三次半年不能入城。”

    “这个惩罚不管是对商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是非常重的,轻易没有人敢违反。长安城没有办法用这样严厉的处罚。”

    岳山先是惊讶,他怎么这么了解,继而就明白过来,肯定是做过调查的。所以他点点头又补充道:“齐国公所言甚是,但并不全面。”

    “还和风气有关。别看棣州商业繁荣,学风也是全大唐数一数二的。这里每二十个适龄儿童就有一个蒙学班,每个镇至少有一所学堂。”

    “能进入县学府衙每天补助三文钱的餐补,且不需要交任何束脩,连书本都是学堂免费发放,学生只需要自备笔墨纸砚就可以了。到了州学不但这一切全免,甚至还能领到助学金。”

    “为了鼓励当地学子读书,每年州刺史都会亲自宴请县学和州学的优秀学子,并给他们颁发优秀学子证书。”

    “所以棣州读书风气盛行,家家都以子女进学为荣。而在书院里则会首先教导学子各种规矩,并让这些学子回家交给自己的父母……”

    “如此有奖有惩,在辅以教化,方有现在的局面。”

    李绩还没说话,长孙无忌就抢先插话道:“就算府衙给了许多补助,可读书总归是要花钱的,这里的百姓如何能出的起这许多钱财?”

    岳山知道长孙无忌是借着这个机会让自己帮他解答疑惑,但他也没有藏私的意思,就说道:

    “从两方面着手:一降低笔墨纸砚和书籍的价格,让普通百姓也能消费的起;二想办法让百姓有钱。”

    “这里全国最大的盐场,三分之一的百姓都在盐场工作,每天的工钱至少十文。”

    “商业发达,一部分百姓可以去码头、去给往来的商户做工。虽然劳累,但每天也能赚取十文二十文。”

    “棣州府衙每年都会开展一些大工程,修桥铺路,整修河堤海坝等等,都不在征用徭役,而是采用雇佣百姓做工的方式进行。百姓们也可以赚到钱。”

    “年龄大干不动体力活的,还有不适合抛头露面的女子,可以在家里做一些手工活。”

    “比如有商人从北方收购羊毛运送到这里,雇佣当地人制作成毛衣或者皮衣。”

    “等衣服制作好,商人可以直接在商城转手,卖给天南海北的其他商人……节约了大量来回奔跑的时间,也减少了风险。百姓有了赚钱的门路,这叫多赢。”

    “可以这么说,在棣州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哪怕是个残疾人,端个碗跪在路边都饿不死。”

    “手脚齐全又勤快的,几乎家家都有结余,所以他们大多都能负担的起孩子读书的花费。”

    长孙无忌继续问道:“读书是为了做官,真正能科举出仕的凤毛麟角,这些落榜的学子怎么办?他们愿意去做苦工吗?”

    岳山反问道:“谁说读书是为了做官?我在《教育》一书里说过,书院有两个职责,一教做人,二教做事。”

    “反过来说,学子在学堂也有两个目的,学做人和学做事。做人大家都能理解,但做事可不仅仅是做官那么狭隘。”

    “我读书之后去学医,治病救人是做事。可以去商铺当掌柜、当伙计,还可以去学一门手艺,总之只要你有学问,不管做什么都会受到欢迎。”

    “就以棣州书院的学子为例,能出仕为官的百不足一,剩下的学子都被各商铺给高价请走了,甚至有许多已经通过了科举的学子都被这些商人给抢走了。”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改变命运的方式不只是做官,还有无数条道路。”

    一直默不出声的马周突然说道:“恐怕这才是棣州人热衷于让孩子读书的真正原因吧。”

    “此法真乃……岳候果然是奇人,绩佩服。”李绩惊叹的道。

    长孙无忌也感慨道:“是我太狭隘了……读书确实不仅仅是为了做官。”

    其他人也各有各的感触,但对岳山也都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岳山摇摇头道:“诸位不是太狭隘,而是眼光太高了。你们都是大唐的栋梁,时代的精英,着眼的都是军国大事。在你们看来只有封王拜将才是出人头地。”

    “然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能填饱肚子,能改变现在穷困命运,能不用在每天当苦力轻轻松松把钱赚到手,就算是成功。”

    “为政者,可以给百姓画大饼。但不能画的太大,太大了百姓们会认为和他们没关系,没有动力去追求。”

    “要了解百姓的想法,画那种能让他们碰得到摸得着的大饼。这样才能鼓动他们,让他们服从管理为之奋斗。”

    “啪啪啪!”一旁默默倾听的李世民情不自禁的鼓掌,道:“此言大善,早就听闻棣州的种种神奇,却一直不得其解。今日听闻翠岚这番话,终于茅塞顿开。”

    “圣人谬赞了。”岳山谦虚的道。

    “这番话你们都要记住,要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有针对性的去做才能治理好天下,不要好高骛远。”李世民又对其他人说道。

    “臣等明白。”

    之后继续在商城里闲逛,观察这里的实际情况。

    观察的越仔细他们就越惊讶,这里的人的生活方式、言谈举止等等,都和他们认识的城市差别很大。

    可以说这里的一切都给他们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就好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但一切又是那么欣欣向荣。

    不过岳山自己心里清楚,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无瑕的东西,商城繁荣外表下掩盖着的残酷非常多。

    只是现在商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发展掩盖住了种种问题,所以才会让人误以为这里什么都是好的。

    不过总体来说这里的情况确实比大唐其他地方要好的多,这一点倒是真的。

    从早上一直转到下午,众人都饥肠辘辘,才找了家酒楼去准备吃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