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三家治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再说第一次公开课是对他的一种考验,现在大家已经认可了他的地位,再次开公开课就不会有人故意刁难他了。

    他这演讲人受到的压力自然也会变小。

    而且这本书确实是他翻阅大量资料写出来的,对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无比的熟悉,也不怕别人提问。

    不过不管怎么说,那都是面对时代精英的一次演讲,还是慎重一点为好,免得发生意外。

    所以在同意王绩的建议之后他就准备回家整理一下资料,为演讲做准备。

    ……

    另一边,王绩送走岳山后也是一刻不停,马上就拿着手稿去了报馆。

    找来十个字体最相似的人,把书的封线拆开每个人分几页,让他们火速刻制蜡纸。

    这就是蜡印的方便之处,随时都能刻蜡纸小批量印刷。千百份以下的印刷量,蜡印的效率比活字印刷还要高。

    王绩的计划是先用蜡印印刷一批出来,一部分在书院内部流传,一部分送给新学派的大儒名师手里。

    一来显得书院对他们的重视,岳山的新书第一时间就送到他们手上,增加双方的羁绊;二来借他们的口提前造势。

    数十人一起努力,一个小时不到三百本散发着墨香的蜡印版《三家治世》就摆在了王绩的面前。

    让人把这些书送到自己的办公室放好,自己则去了龙首山印书馆,把原本亲自交到了张大春手上,叮嘱他这是岳山新作让他用最快的速度印刷出来。

    其实不用他特意叮嘱,见到书上的字体张大春就什么都懂了。马上召集了最精良的一批工匠,由他亲自带队印刷这本书。

    此时的印书馆的规模比起去年扩大了十倍不止——岳山计划把所有藏书都印刷几千份送给各地书院建图书馆。

    书院藏书近三千余部,朝廷这些年用各种方法收集的书籍高达上万部,每一部都印刷至少五千套,这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大工程。

    光靠原本的草台班子根本就不行,扩大规模是应有之意。

    至于会不会赔钱……这不在岳山的考虑范围之内。钱多的没地方放对别人来说是形容词,对他来说就是真实情况。

    他还是高估了这个时代的工匠的模仿能力,或者说是朝廷限制优质钢铁外流的成果,品质优良的仿造者一直都没能出现。

    到现在钟表生意都是皇商行一家垄断,虽然利润比最开始几个月少了好几倍,但同样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再加上皇商行其他生意的分成,岳山的全部身家数千万贯,比国库和内库都有钱。

    换个人可能早就吓尿了,求着皇帝把所有股份收回去,以后不要分红了。但岳山没有,因为这些钱他有大用。

    比如把所有书籍都印刷几千套,送给国子监名下的书院建立图书馆,就是计划之一。

    还有这次冯易去两湖道创建新书院,那座书院是用来整合整个南方学界用的,自然是建的越大越好,几十万贯钱粮是打不住。

    接下来很多年都要源源不断的投钱,直到它能自己养活自己为止。

    可以预见的是将来北方、西方甚至海外都需要书院,想完成这项工作真的需要海量的金钱。

    这是长远计划,眼下书院的各项研究也需要钱,尤其是格物院和医学院。

    对科学研究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科技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用海量的金钱砸出来的。

    没钱什么都别想。

    李世民虽然不知道岳山全部的想法,但也能猜到一些。所以只是借着李丽质的名义从宫里调来了几个账目方面的高手,监视这笔钱的流向。

    只要他不瞎搞,暂时来说是没什么事儿的。

    ……

    且说岳山,从书院出来就晃晃悠悠的往家走,走到半路就见到他爹岳老四穿着一身旧麻布衣服赶着牛车不知道干啥去。

    就问道:“爹,你这是干啥去?”

    “吁~”岳老四停下牛车,道:“你二翁非要下地耕田,你大叔没办法就让我去劝劝。这我哪劝得住啊,准备牵着咱家的牛去帮忙。”

    “那你们可得把二翁看好了,他一把年纪了可别给累着了。”岳山忙道。

    “放心,你二翁身体好着呢。”岳老四笑着道:“他就是穷惯了过不了好日子,三天不下地干活就浑身刺挠,让他去地里转转啥都好了。”

    岳山心道,你还好意思说人家,你不也一样吗。但嘴上笑着道:“那行吧,你们有底儿就行。我这会儿正有事儿不方便,要不然也刚去帮看着。”

    岳老四马上就道:“你算了吧,敢让你的鞋底儿沾沾地边儿你二翁就能把我们都给骂死,忙你的去吧,别添乱了。”

    说完也不等岳山回话架起牛车就走,生怕他跟过去。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岳山也是一阵好笑。

    岳二娃和岳老四一样闲不住,让他们干活天天叫苦,嘴里骂骂咧咧的说这什么时候是个头。教育孩子也是让他们好好读书争取做官别种地。

    可真让他们闲下来三天不干活就和要他们命一样,不是这疼就是那不舒服。把医生过来也瞧不出病来,让他们拎着锄头去地里晒半天太阳,所有的病都不药而愈了。

    他们一边喊着让孩子好好读书,该干活的时候可没让孩子们闲着,哪个孩子要是敢用读书为借口不去,拿荆棘条抽。

    但唯独岳山例外,别说下地干活,但凡他踩地边被岳二娃瞧见,整个岳家子孙都要挨骂。

    而且他还一直约束岳家的子弟,不让他们借着岳山的名义出去鬼混。但凡被他听到谁仗势欺人什么的,马上就开族会批斗,屡教不改的敢直接开除族籍。

    这也是为啥岳山发达了之后家族内部从来没有出龌龊事的原因。

    当然了,岳山给他们的帮助也非常大。四姓坪二十户岳姓人家每一家都算的上是富家翁,岳二娃一家基本都在他名下的产业里工作。

    他们的子孙后辈直接进入龙首山书院接受最好的教育,就算考不上科举当不了官,靠着能写会算也一辈子吃喝不愁。

    不只是岳姓人家,整个四姓坪所有人家都受益匪浅,只是受益多少而已。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和岳老四分开后岳山继续往家走,不过走着走着他就觉得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一直走到家门口才猛然想起,良种啊。

    李世民让他负责良种的播种工作,这都快四月份了,早就过了育苗期。虽然李世民手里有种植手册,可没有懂行的指挥,不知道他们种的怎么样了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