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 李承乾的开发计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置移民的钱粮之外,李世民没有支援他一文钱。

    需要钱?自己想办法挣。想要粮?自己种或者挣钱去别处买。

    所以对于他以工代赈的计划,岳山暂时保留意见。除了这一点,别的计划都是挺靠谱的。但是……

    “再说说你准备如何安置移民。”

    李承乾道:“两湖道地广人稀,村落与村落之间有大片荒芜之地,我准备以村落为单位把移民安插进原住民村落中间。”

    “这样一来就能方面双方交流,加快移民融入当地的速度。这是我根据你提出的,各族‘大杂居小聚居’加速融合的方法想出来的,如何?”

    看着李承乾洋洋自得的样子,岳山摇摇头道:“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是昏招。”

    “呃……哪里不好了?不同部族的人都能用这种方法,同为汉人为何就不行了?”李承乾脸色一僵,不服气的道。

    岳山摇摇头解释道:“因为他们都是从天南海北各处迁徙到大唐境内的,都是移民,朝廷给他们安排在哪他们就住在哪,谁也不会歧视谁。”

    “且他们也迫切的想融入到大唐中来,现在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只会牢牢抓住不敢闹事儿。甚至说的残忍一点,为了民族大融合眼前这一些混乱完全可以忍受。”

    “但汉人不同,他们本身就是大唐子民,远离乡土已经让他们心中惶恐,甚至还带有怨愤。你在强行把他们安插在一群原住民中间,只会让他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而对于原住民来说,突然多了一群外来人争抢他们的土地,尽管是荒地,他们也不喜欢别人来抢,必然会仇视这群移民。”

    “且南方灌溉多引用河水,上游用水多下游水就不够用,本地人之间为了抢水都经常械斗闹出人命,更何况是一群外来人。”

    “你强行把他们放在一起,只会给他们制造矛盾,到时候各种纠纷摩擦就能让你疲于奔命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单独圈一大片土地出来,让他们全都住在一起。大家都是移民,可以报团取暖,他们心中就没有那么难受了。”

    “至于融合的问题,你纯属想多了。两湖道所谓的原住民大多都是当年晋室南渡带过去的汉民,而这次的移民都是中原地区的汉人。双方都是汉人,哪还用融合?”

    “可是双方的口音和生活习惯完全不同。”李承乾依然不服气道。

    “两湖道的汉人祖先随晋室南渡的时候,口音和生活习惯和现在的一样吗?”岳山反问道。

    李承乾词穷了。

    是啊,当年这些汉人的祖先刚迁徙到江南地区的时候肯定也是操着北方口音,生活习惯、吃的食物都是北方的。甚至大多数人都不会游泳。

    可现在呢,他们操作江南地区的吴侬软语,吃的也是具有南方特色的食物。水性也似乎成了与生俱来的技能,大人小孩都会。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刻意让移民和原住民融合,只要把双方都安置好,用不了多少年双方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得意消失了,沮丧的道:“老师教训的是,是我太想当然了。”

    岳山道鼓励道:“没什么,没有谁天生什么都会,经验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力主张让你去地方任事的原因,很多事情只有亲自去做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道道。”

    “你才十八岁,又是第一次出去做事,能想到这么多计划已经殊为不易了。”

    李承乾脸色好看了不少,叹道:“和您比起来差远了。当年您还没我现在大就一手把棣州打造成了大唐最富庶之地,其实我一直都拿您当榜样的。”

    岳山摇摇头道:“不一样的,我曾经在三皇书中度过了三十余年。所以别看我外表年轻,内心其实已经知天命了。真放在同样的年级,我远不如你。”

    李承乾向往的道:“三皇书,真想一睹它的真容啊。”

    岳山转移话题道:“算了不说这个了,你的计划中还少了一环,文教。”

    “虽然两湖道学政体系已经建立,但十字力量非常薄弱,很多书院都只有几个先生,根本就教不了几个学生。靠他们大兴教育根本就不可能。”

    “世家和豪强都不傻,以前两湖道穷他们看不上,等过上两年那里变富裕了他们必然会把触手伸过去,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你去了之后要大力兴建学院书馆,招募更多优秀的先生,让更多人进入学堂学习读书识字,这样百姓才会心向朝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