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封狼居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一了。

    苏定方推辞道:“此物太过珍贵,末将不能要,岳候请收回。”

    “哈哈……我是个文人这把刀放在我这里只能生锈,太可惜了,只有在你们军人手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我把它送给你也是希望你能为国杀敌。”说完不等他反对就直接隔空丢了过去:“接着。”

    苏定方连忙伸手接住,有些不知所措的道:“这……这……”

    “拿着吧,大男人别婆婆妈妈的。”岳山挥挥手道。

    “这……烈谢岳候赠刀。”苏定方见事已至此,只能无奈的道。

    岳山满意的点点头,道:“哈哈……这才对。快打开看看,你一定会喜欢的。”

    苏定方依言抽出宝刀,只见刀身雪白如镜面,能清晰的照映出人脸。刀锋薄如纸张,只是目睹就能感受到它的锋利程度。

    他忍不住赞道:“好刀,好刀。”

    岳山也得意的道:“这把刀为千锻钢包黄铜打造而成,兼具了钢铁的坚硬和黄铜的弹性,削铁如泥而又不易折断。”

    “把这两种金属完美融合在一起非常的困难,数十位名匠花费两年之功才打造出十二把。”

    苏定方感激的道:“谢岳候把如此宝刀赐予我,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誓为国杀尽外敌。”

    岳山欣慰的笑了笑,再次说道:“你再看刀身。”

    苏定方闻言朝刀身看去,发现接近刀柄处有一个大拇指甲盖大小的金色图案,仔细看去好像是一只老虎。

    他有些不解,朝岳山望去。

    “翻过来再看。”岳山继续道。

    他依言翻过刀身,发现在同样的位置写着两个金色的篆字,他轻轻的读了出来:“寅虎。”

    岳山这才道:“对,那十二把刀以十二生肖命名,这一把就是丑牛,另外十一把都被圣人藏了起来。”

    闻言苏定方顿时觉得手里的刀重了不少,也再次了解到岳山在皇帝心里的地位是多么特殊。

    拥有收藏癖好的人都有个毛病,希望自己的藏品是完美的。十二生肖独独缺了一把,可想而知李世民心里是多么别扭。

    而岳山能从李世民手里抢一把出来,正是他地位的体现。

    岳山送刀给苏定方的目的也正是如此,一施恩与他,强化双方之间的关系。二从侧面展示一下自己的江湖地位,跟着我没错的。

    现在他的目的完美达成,也就没有在继续显摆。万事最怕做过,大家都是聪明人,意思点到就可以了。

    所以说完刀的事情他就把话题转到了工作上:“明年除了青藏战线之外,其他各路大军都以休整为主,你也可以好好歇息一段时间了。”

    苏定方也笑着道:“说出来也不怕您笑话,几年没回来我也确实有些想家了,前几天刚回来我家那小子都不认识我了。”

    岳山也笑道:“没关系,亲父子过两天就好了。说起来你真不准备让庆节习武继承你的衣钵吗?”

    苏定方叹了口气道:“非是不愿,而是无奈啊。这些年我一直征战在外疏于管教,以至于他文不成武不就。”

    “且我观察他也确实没有带兵的天赋。只能期望他能在文事上有所成就,将来不要给祖宗脸上蒙羞。”

    说到这里苏定方起身朝岳山拜道:“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让他跟随您学习,还请您看在我的薄面上手下他。”

    岳山起身把他搀起,道:“定方这是做什么,你我情如兄弟,你子如我子。你放心,我一定会倾囊相授让他成为国之栋梁。”

    苏定方感激的道:“谢岳候。”

    苏定方的儿子是苏庆节,这个人岳山自然是认识的,还想当熟悉。这小伙子今年十四岁,并没有他爹说的那么窝囊。只能说是苏定方的要求太高显得他才能不足。

    而且他确实不喜欢习武,而是喜欢读书。前两年苏定方把他送进军校,没几天就自己退学回家了。

    苏定方的妻子拿他没办法,就托到岳山这里去了龙首山书院。表现还算不错,虽然不拔尖但也不差。

    可这个世界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天赋异禀呢?冯易、陈仲小时候的表现也很愚钝,现在不一样成才了。

    所以岳山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问题,也不觉得他不配当自己的徒弟。

    但在别人眼里却不是这样的,岳山是神仙子弟新学领袖,他的徒弟也必须是天赋异禀的神童才行。

    再加上他的那几个弟子一个比一个优秀,在大多数眼里苏庆节明显不符合标准。所以苏定方才会以为岳山收他为徒是多大的恩情一般。

    当然了,岳山并没有解释那么多,有这层关系岂不是更好。他和苏定方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牢固。

    收下那个徒弟,岳山对苏定方的态度更加亲切,对工作上自然也不介意多指点几句:“朝廷不会让你们休息多长时间,最多明年一年,后年就会再次开启战争。”

    苏定方神色一动,指了指东北方向道:“莫不是那里?”

    “对,就是那里。此事你不要声张,自己私下多收集一些那边的情报。到时候我会奏请圣人让你独领一军负责一个方向的战事。”

    苏定方兴奋的道:“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

    时间临近岁末,各封疆大吏纷纷入京述职,顺便参加冬至大朝会和新年庆典。

    岳系的刘仁轨、李德武、田学臣全部都在回京之列。刘仁轨前不久才见过,没有什么好说的,见面吃顿饭闲聊几句就完了。

    李德武好几年没有回京,岳山专门抽出时间和他谈了许久。对他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并询问他是准备继续在岭南工作,还是想调回来。

    他没有任何犹豫选择继续留在岭南。那里有他太多的记忆,也是他事业的起点,他想在那里继续奋斗。

    再说前几年裴淑英也跟他一起搬到了岭南定居,他们一家算是在那里彻底扎了根。除非能进入中枢,他是不准备回来了。

    但大家都很清楚,以他的能力即便有岳山支持也很难在中枢站得住脚。还不如留在地方上自在,还能做不少实事儿。

    对他的选择岳山自然是支持的,人只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就可以了,没必要非往京城钻。

    再说他在岭南还有许多布局,需要一个靠得住的人在那边主持。比如金鸡纳树和橡胶树的引进工作,没有可靠的人很难大面积种植。

    然后就是田学臣,也是时候给这位能力足够也不缺野心的属下换一份工作了。

    但在换工作之前岳山觉得有必要先和他谈一谈,于是专门抽出一天时间接待了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