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矛盾和背道而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哼。”长孙无忌一甩衣袖根本就不理他,显然是怒气未消。

    “辅机,他毕竟是丽质的夫君,也要喊你一声舅父,你大人有大量就不要和他一个晚辈计较那么多了。回头我让皇后用家法教他如何尊敬长辈。”李世民在一旁劝说道。

    纵然再生气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更何况连外甥女都搬出来了,长孙无忌这才转过头心不甘情不愿的道:“这次看在圣人和长公主的面子上我就放过你一会,下次再惹到我,休怪我不讲情面。”

    “谢齐国公宽宏大量。”岳山这才起身。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调解过两人的矛盾后,李世民严厉的道:

    “你二人君前失仪不可不罚。长孙无忌念在你是受害者,罚俸一个月。岳山此事皆因你而起,罚你半年俸禄。你们可有意见?”

    “圣人赏罚分明,臣认罚。”两人连忙回道。

    至此这件事情才算过去,至于两人私下会怎么做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起码在明面上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

    李世民又道:“太子出行事关重大,此时押后再议,现在以解决华州之乱为先。”

    虽然他没有当场同意这个建议,但众人都能看得出来,他被说服了。其实被说服的何止是李世民,他们也同样被说服了。

    太子离京锻炼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区别就是什么时候走,去哪。但这都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还需要慎重思考准备才能决定。

    所以话题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华州之乱上。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破晓,众人整整聊了半夜。

    顾不上休息,众人一起吃过早饭就匆匆赶往朝堂,今天的早朝肯定很热闹。

    华州离长安才一两百里,这里发生动乱根本就瞒不住人,消息灵通的半夜就已经知道了,所以一大早各种谣言就已经传遍长安城。

    什么华州豪强欺男霸女对抗朝廷啊。

    什么朝廷贪污受贿丈量田亩不公,逼得百姓造反啊。

    什么叛军即将打到京师了。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但……刚刚还指点江山一副忧国忧民模样的老百姓,转身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并没有多少担心。

    没有谁担心京城会不会被攻破,自己要不要提前做好躲避兵灾的准备;也没有哪个商家敢趁机涨价。

    乱世才刚刚结束十来年,几年前突厥几十万大军一度濒临长安城下,百姓们对战争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连突厥都被圣人打败了,区区华州一群乱贼又算的了什么,圣人打个喷嚏就能把他们给灭了。

    所以百姓们一点都不害怕,甚至还巴不得乱军能打到城下,制造点乐子给大家看。

    百姓们可以当乐子看,官吏不行啊。

    叛乱再小那也是叛乱,华州可是关中离京城只有一百多里,谁知道会不会出点什么意外呢。

    所以长安万年两县的县令把所有的差役全都放到了街面上,维持治安震慑宵小。

    百官也纷纷准备好奏折,请朝廷出兵镇压叛乱调查真相。

    在宫门口等待宫门开启的时候,百官下意识的寻找那些宰辅重臣,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可是看了一圈,发现宰辅里面就只有陈叔达、温彦博、萧瑀等几个老臣在,其他几位都不见踪影。还有李靖、李绩等枢密院的将领也同样不在。

    大家心中就有数了,这些人估计连夜就被叫进宫了。

    至于为什么萧瑀几人没有被叫过去,倒不是李世民不重视他们的意见,而是这几位年龄都大了经不起折腾。

    等宫门开启,果然在宣政殿见到了‘消失’的宰相将军们。

    今天的朝会很简单,只议了一件事情,华州之乱。

    早就有了决断的李世民快刀斩乱麻,先是令枢密院出兵平乱。然后任命中书侍郎岑文本为华州巡按,全权负责华州事务。

    也有部分官吏弹劾户部清查工作扰民之类的,试图趁乱阻挠清查工作的进行。

    他们也是想瞎了心。

    要是没有华州之乱还有那么一丝丝可能劝得住,现在连一丁点可能都没了。

    停止或者暂缓清查工作就相当于是向世家豪强低头认输,气焰好不容易被压下去的士族会再次抬头,到那个时候朝廷在地方上可真就要看他们的脸色了。

    李世民直接喝斥了那些人,并当场表示谁在敢言停止清查工作,一律免官。

    这下再也没有人敢说话了。

    这也让很多世家豪强的代言人明白,朝廷清查的决心以不可阻挡,时候考虑如何减少损失了。

    造反他们没有那个胆子。隋朝杨坚杨广两父子时不时就搞清查他们都不敢反,现在也同样不敢。

    退朝之后枢密院用最快的速度给潼关驻军下达平叛的命令;岑文本先去面见了李世民,大致了解到朝廷的打算之后又去中书省备案,这才带着自己的手下火速赶往华州。

    岳山正准备出宫找个地方休息,就被任封给拦住了,同样被拦住的还有长孙无忌。

    不用想就知道长孙无垢已经知道两人闹矛盾了,这次估计是来劝和的。

    果不其然,一见面她就泪眼婆娑,把岳山和长孙无忌两个大男人搞的手足无措。

    她谁都没有责怪谁都没有批评,先是拉着长孙无忌回顾幼时的经历。说两人自幼失去双亲生活多么艰难,靠着相互扶持才长大成人。

    后来她嫁给李世民,兄妹俩一起辅佐秦王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事业。

    说到情深处眼泪哗哗的往下落,长孙无忌也听得老泪纵横。

    然后她又对岳山说,河边初遇她是多么喜欢他,一直把他当成亲弟弟看待。

    岳山弄出许多新花样送给她,她非常开心。不是因为这东西值钱,而是通过这些东西感受到了他对她的情谊。

    又说遭遇了隐太子的迫害,当时多么危险,她多么心慌无助。幸好岳山力量狂澜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成功挽回局面助李世民当上皇帝。

    当时她多么多么的感激岳山,为了加深双方之间的关系,把最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他。

    岳山明知道她说这番的目的,但依然不受控制的陷入了温情之中。

    最后她眼含泪光哀求道:“咱们经历这么多磨难好不容易走到了今天,不要因为一些政见分歧成为敌人,可以吗?”

    长孙无忌双目泛红,激动的嘴唇颤抖,道:“是我错了,我不应该让你担心。岳候,我向你赔罪。”

    岳山也是心如刀绞,愧疚的道:“对不起,让您担心了。齐国公今天都是我不好,我向你道歉,对不起。”

    见两人互相认错,长孙无垢才破涕为笑。

    之后两人绞尽脑汁的说了好些好听话哄她开心,直到她喜笑颜开才告辞离开。

    看着两人的背影,她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良久才发出了充满无奈、悲伤等复杂清晰的叹息声。

    离开勤政殿的长孙无忌和岳山一路齐行言谈甚欢,就好像刚才的芥蒂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

    到达宣政殿的时候,岳山停下道:“我刚好有事要去一趟东宫,齐国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大郎?”

    长孙无忌眼神微不可查的闪烁了一下,笑着道:“我还要去坐班,就不和你一起去了,代我向大郎问好。”

    岳山道:“好,那就此别过。”

    长孙无忌道:“告辞。”

    然后两人毫不犹豫的转身,一左一右各自离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