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事业计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古代人之所以不大批量饲养家禽,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足够的饲料。人都吃不饱,哪有东西喂牲畜。

    很不巧,岳山就知道几种成本很低廉乃至无本的饲料——蚯蚓、蛆虫的养殖方法。

    散养+些许的饲料+蚯蚓、蛆虫,就能以最低成本饲养大量鸡鸭。

    鹅是食草动物就更好说了,直接散养,或者让学生去割草扔进池塘。既能喂鹅,也能喂鱼。

    其实岳山还知道一种被后世称之为经典生态循环的养殖方法,甚至被写进了教科书。

    养鸡+养猪+养鱼+种地。

    怎么养鸡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赘述。只是鸡的肠子比较短,食物只能消化百分之三四十。所以它们的粪便里含有大量蛋白质以及十几种微量元素。

    既可以发酵后当肥料使用,也可以当成饲料喂给猪。猪粪可以喂鱼。鱼塘底部的淤泥可以挖出来当肥料肥田种庄稼。地理收获的庄稼可以拿出一部分当饲料喂鸡……

    大家听了是不是有一种很耳熟的感觉?

    然而岳山根本就不带考虑的否定了这个看似很完美的计划。原因很简单,他绝对不会养猪的。

    倒不是他对猪有什么意见,相反他很喜欢吃猪肉的。但身为一个农村人,他更清楚在没有有效的杀虫剂的年代,养猪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反正他是绝对不会在书院周围养猪的,甚至连猪肉都要少吃甚至不吃。

    不养猪也并不影响大局,鸡粪一样可以沤肥当做肥料使用。富含十几种微量元素的鸡粪,绝对是最好的肥料了。

    然后就是印刷业,书院搞印刷业也算是门当户对。后世就有许多大学搞出版业,生意还不错。

    岳山搞印刷业的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首先内需就足够养活一家小型印刷馆。

    教科书、课外书、试卷、档案等等都需要印刷。而且书院的名气打响了,它的教材也会成为许多人首先学习书籍,不愁没有人买。

    再加上朝廷藏书馆里的书任他取用,他就可以把一些名家珍本孤本印刷出来贩卖,这又是一个门路。所以印书馆是有必要搞一搞的。

    但制作文房四宝是他没有想到的。

    造纸不但污染环境,还有技术门槛。想造出高质量的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质量一般的纸也没有造的必要。

    但想到擦屁股用的硬纸,他觉得造纸厂还是有必要搞一家的。别的不说,起码把卫生纸造出来啊。他真是受够了没有卫生纸的生活。

    至于熬墨……既然搞了印刷术,那熬墨工作就是顺带了。尤其是活字印刷,更是需要合适的墨才行。这个必须要自己研究才行。

    要是等市场上自行出现合适的墨,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才能搞活字印刷呢。

    毛笔和砚台的制作技术反倒是不怎么高,真正让它们拉开差价的是用材而已。

    岳山又没打算搞出什么可以传世的珍品,只要质量过关的大众产品就可以,走量一样能赚钱。

    此时岳山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整套的实施计划,但并没有着急说出来。他还等着曹苏和于志明的方案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