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科举(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不过现在好了,颉利已经被俘虏,唐俭应该没有出使的机会了。

    想到李靖岳山就忍不住拍了下脑门,最近一忙又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行,等下朝后赶紧找他把这件事情说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礼部尚书豆卢宽站出来汇报了封赏有功将士的事情,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封赏工作圆满完成。

    顺便还请示了今年的科举考试。

    “天下学子已齐聚京师翘首以盼,还请圣人示下何时开考。”

    “你看我,最近喜事太多都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翠岚你不是说现在的科举不合理想要革新吗?不知道如何个革新法?”李世民道。

    岳山自然有想法,也早就和李世民讨论过,所以被突然点名也是丝毫不慌,站出来道:

    “现在的科举制度存在诸多的疏漏和不合理之处,我以为当进行修改和完善。”

    “开考时间不固定,不利于士子报考,致使无数有才之士不能为国所用,此其一。”

    “科目过多,许多都是重复无用的科目,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其二。”

    “考点只有京城一处,外地士子往来耗费颇巨。家境贫寒的士子入京赶考可能就要变卖家产或者借贷以筹集路资……不少士子因来京参加科举导致家道中落……此其三。”

    “……”

    岳山一口气罗列了数十个科举的漏洞,喘了口气有开始说完善的办法。

    “固定时间……精简科目……在天下各道设立考场,通过道考者方可参加京城的考试……”

    这下再傻的人都知道,这其实就是皇帝和岳山商量好的事情,只是借着这个机会说出来。

    这也就意味着岳山所说的东西皇帝是赞同的,他们想要反对就要考虑清楚了,必须要找到恰当的理由,要不然还是闭嘴的好。

    可岳山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想清楚其中的关节所在。倒不是他们非要反对,而是大家都知道科举的重要性,任何变革都要慎重,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就算同意,也要明白这么做的好处,不能稀里糊涂的就同意。

    还好,李世民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并没有马上就做出决定。

    “翠岚所言诸卿以为如何?不用着急答复,回去仔细斟酌在上折子给我。”

    闻言众人松了口气,皇帝还是知道轻重的啊。

    “岳候所言老臣以为可行,然远水解不了近渴,今年的科举如何举行还请圣人示下。”豆卢宽再次说道。

    “嗯,今年科举例照往年日期定在半个月后吧。主考官为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豆卢卿和翠岚为副主考从旁协助。”李世民道。

    “喏。”孔颖达、豆卢宽和岳山齐声领命。

    其他文武百官那叫一个羡慕啊,这是标准的肥差啊。经他们手录取的学子都能算他们半个门生,这都是将来的助力啊。

    可惜,这么重要的差事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必须皇帝特别信任的人才行。

    之后又商量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终于退朝。

    岳山直接找到了李靖:“李公,请留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