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宁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当然了,他毕竟不是李世民的心腹,朝廷还派遣了许多副手过去。意思就明显,你忠心还好说但凡有异心就调不动一兵一卒,还会被反杀。

    除了宁纯的广州大都督,李世民还直接任命尚书右丞宇文节为岭南道巡抚,总管岭南政务主持大开发工作。

    贞观年间‘道’只是巡察区域并不设置行政官员,只设立巡察、巡抚等监察官员。

    宇文节这个巡抚和明清时期的巡抚不同,后世那是封疆大吏,他这个只是巡察使,代替皇帝监督地方。

    但李世民又特别给他增加了权限,总管岭南政务主持大开发,就让他兼具了封疆大吏的职能。

    至于宇文节此人,以办事干练、宽宏大度、正直忠义著称,深得李世民信任。让他去主持岭南大开发即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至此岭南道的军政一把手正式确定,宇文节管政,宁纯管军。后续各州刺史、都督的调整也陆续确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朝廷兴高采烈的在这里分蛋糕,有一帮人却表现的并不是很开心,那就是冯智戴一行人。

    行政和军事方面的两个一把手位置没有他们冯家的份儿就算了,关键是宁纯当了广州大都督。

    要知道,冯家和宁纯可是有仇的。冯暄造反,后来冯盎又陈兵边关威慑宁纯不让他出兵……换成谁心里都会有气儿。

    现在能期盼的就是宁纯不要公报私仇。

    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非常重视冯家,也重赏重用了冯家,但这个世界因为某只蝴蝶的因素,他对于两家下注的冯家没有太多的好感。

    再加上国力日渐强盛,岭南地区又有了其他可以替代冯家的人选,自然就不是很重视他们。

    当然,不重视也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李世民也非常清楚唐朝想顺利接手岭南地区完成政治过度,必须要倚重冯家乃至岭南大多数世家豪强。

    只是他并没有直接封赏冯盎等人,而是追封了冼夫人夫妻两个。

    追封祖先对任何家族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所以冯家即便很忧心未来,也没有起反心。

    退朝之后李世民再次设宴款待宁纯,岳山作为心腹也得以陪侍在一旁,宇文节这位岭南巡抚当然也在场。

    除此之外,宇文士及、高士廉、魏征等核心圈子重臣也尽皆在场。

    所以这个宴会其实并不单纯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相互沟通确定岭南大开发的实施方法。

    大家的心思不在吃饭上,都是草草动了几筷子把肚子填饱就结束,然后转到偏殿去商讨正事儿。

    先是宇文士及作为宰辅详细的阐述了朝廷关于岭南的治理计划和目标,众臣也各自发言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岳山作为岭南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者自然也上场发言。

    对于岳山的年龄,其他人早就习以为常,只有宁纯非常的诧异,太年轻了。

    这么大的孩子……呃,虽然许多十四岁的人已经结婚,但大多还在读书。这位却已经贵为清水候,成为朝廷的重臣。

    而且他对岳山还多了几分感激,他很清楚自己能突然被朝廷重视,皆因这位年轻的过分的清水候。

    要不是他一直在圣人面前为自己表功,以自己的身份估计这辈子也就是个合州刺史。什么广州都督、什么黎国公,想都别想。

    宁纯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对岳山非常的感激。所以在散会后主动找岳山表达谢意,并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礼物上门拜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