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岭南乱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可以说冯家这次投资和汉末三国时期那些世家的套路一模一样,兄弟几个你去投靠曹魏,他投靠蜀汉,我去东吴……最后不管哪一家获胜,都能保证家族富贵延绵。

    只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俚僚人里出了个‘奇葩’宁纯。此人饱读诗书向来以忠义为先,认为忠君就是爱国,不但不同意反叛,还起兵镇压谈殿、冯暄这些叛贼。

    宁纯此人不但有忠义之心,还文武双全,把好几家叛贼压着打。让谈殿、冯暄等人割裂岭南自立为王的想法破灭。

    过了几年其中一个酋帅死亡,为了争抢这个酋帅的地盘谈殿和冯暄决裂相互争斗。

    宁纯不是吃素的,就想趁此机会剿灭谈殿和冯暄等叛贼。

    这个时候冯盎就坐不住了,他不可能坐视自己的兄长被剿灭。就找了个借口陈兵边关,威慑宁纯让他不能出兵平叛。

    在原本的历史上,冯盎此举彻底激怒了岭南各州的刺史,大家联名上书说冯盎要反,李世民就准备调集几十个州的兵马讨伐。

    还好魏征出言相劝,说冯盎反没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直接出兵讨伐名正言不顺。最好先派人过去问一问,要是冯氏反了我们在出兵也不迟,要是没反那就更好。

    于是李世民就派了使者过去。

    冯盎当时也是骑虎难下,要么坐视兄长灭亡,要么和兄长一起造反。

    坐视兄长灭亡?他不甘心。但造反的结果他比谁都清楚,仅凭冯家和俚僚人那点力量,根本就打不过大唐。

    就在两难的时候,朝廷派人过来招抚。他就借坡下驴,重新归于朝廷,并劝说自己的兄长也投降。冯暄也知道大势已去,也趁势投降。

    谈殿也不傻,当初大家说好的一起造反,结果死的死降的降,就剩我一个也斗不过大唐啊,干脆也一起降了吧。

    岭南之乱就以一个戏剧化过程平定了。从此冯盎安心当大唐的耿国公,替国家镇守岭南,谈殿等人也终生不在提叛乱的事情。

    后世的历史为了大团结需要删减了不少不和谐的事情,美化了这些人的形象。

    岳山也是在穿越后派人去打探加上李德武的情报,才还原了当时的情况。

    倒不是说谁对谁错,大家立场不同选择自然也不同。不管怎么说吧,最终结果是好的。大家一起维护了中原王朝的完整统一,都值得后世人敬仰。

    而在这个时代,因为岳山的穿越,很多历史都出现了改变。比如这次李世民派使者去招抚冯盎是因为岳山的劝说。而冯暄、谈殿等人还在争斗,暂时没有归附朝廷。

    而接下来朝廷对于岭南对于冯家对于俚僚人的政策,也必然会和原本的历史上有很大的不同。

    最大的可能,岭南地区不用等到明清时期才得到大开发,而是提前千百年就成为天下的粮仓。

    岳山娓娓道来,把岭南的情况一一告诉众人,大家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岭南的局势如此复杂。

    同时对这个地方也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对于如何解决这里的问题,也有了各自的想法。

    但没有人中途发言,大家都在等待着倾听岳山的岭南开发策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