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 放电原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表明,电鳗首次进化形成带电能力是在2亿年前。

    也就是说,两亿前年的石炭纪,电鳗已经可以通过身体释放电流了,而后电鳗身体的发电器官又经历了6次进化,逐渐形成现在完善的放电器官。”

    “两亿年前?它居然还活着!”

    “看外貌就知道这个东西属于远古生物!”

    “两亿年前的电鳗应该更大吧!那时候没有人类活动!”

    “现在看,除了人类,电鳗应该没有天敌了!”

    刘伟接着科普道“根据长期的科学研究,确定了电鳗的放电能力的来源,来自于它特化的肌肉组织所构成的放电体。

    电鳗尾部两侧的肌肉,规则排列着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

    电鳗的头部是正极,尾部是负极,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微弱电压,但近万个这种小电池串联起来,放电时的电压可以高达600~800v,甚至更高。就像我们眼前的这条电鳗,放电时,电压顶峰值达到了833伏特,不过这种高电压只能维持非常短暂的时间,放电能力会随着身体的疲惫程度而减弱。

    它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再在极端情况下放出高电压!”

    “够了,几秒钟就可以杀死人了!”

    “我在想要不要去养一条电鳗?”

    “兄弟,你这个想法很危险!”

    “最好不要,避免伤了家里其他人!”

    刘伟“电鳗的饲养条件非常苛刻,不熟悉这类生物的,我不建议你们饲养。

    电鳗是没有牙齿的,它依靠口腔的吸力把食物吸进嘴里,所以在饲养员投食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

    讲完了电鳗产生电流的原理,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放电过程。

    简单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受神经支配的细胞表面具有神经控制离子通道的功能,当通道受到神经支配而打开时,大量阳离子外流形成电压,而另一面由于是非神经支配的钠泵,因此可以缓缓又将阳离子泵回胞内,准备下一次的放电。由于无数这样板状排列且放电方向一致的细胞,电压就可以达到可观的程度。”

    “哦!”

    “???”

    “我怀疑主播在侮辱我的智商!”

    “说人话!”

    “我好像能够听懂诶!是不是我学历太高了?”

    “呸~,不要脸,请你主动退出直播间!”

    刘伟“听不懂没关系,电鳗的研究成果是多年积累起来的,你们如果感兴趣,下去后可以研究一下关于电流方面的物理常识,再回来理解就不难了。”

    接着刘伟把村民抓上来的另外一条小电鳗放到了同一个泡沫箱子中,两条电鳗没有产生矛盾摩擦,相处的很和谐。

    刘伟笑道“是不是又有问题了?我知道大家一定好奇,为什么电鳗同类之间不会产生电击事件?

    因为电鳗体内的脂肪组织有很好的绝缘作用,而且电鳗经过两亿年的进化,它的身体已经很适应微弱的带电环境,我们刚刚讲过正常情况下,电鳗不会释放强电,所以电鳗同类之间能够在水中和谐相处。”

    “我的脂肪也不少,可惜没有绝缘效果!”

    “说不定有保暖效果,哈哈哈!”

    “不不不,说不定还有导电效果,不信回去摸摸电线试一下!”

    刘伟提醒道“兄弟们,口嗨要有度,玩笑不能乱开,我记得某国总统提出过喝消毒液的想法,害了不少人!”

    “我知道这个总统,哈哈哈,德云社出来的!”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