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海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闪锻也是要带上一些的。另外就是茶叶了,史谨喜欢喝茶,在川蜀之地,在南边有好几个茶园。这茶叶也好说。就是这瓷器不好弄,不过也没关系,多花一些钱,买了一个窑厂,然后按照自己的技术方案,烧纸中式风格的各式瓷器,不仅有青花瓷,还有白瓷、粉彩和红瓷,把黄豆放到瓷器当中,一路上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又人带路的。两艘船在第二年初夏出发了。而朝廷还在吵呢!

    史谨做事,可是不会如此张狂的,她也看出来了,皇上是同意的,只是不知道真假,下头的朝臣或者是为了吵架而吵架,或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当然也有真明白的人,知道朝廷的水军真不怎么样,做不了这样的大事。所以,史谨直接去找皇后娘娘,说了一番,当天皇后和皇帝汇报,不到三天,史谨就偷偷摸摸的从宫里运走了二十车的丝绸锦缎,虽然都是不流行的花样了,色泽也查了些,但是拿出去那也上等货色。不过是能买的起的人家嫌弃花样和色泽,而买不起的人就不用说了,赏下去还丢面子,如此才寄存了这些,正好够大半船的,其余的地方塞茶叶。另外一船是史谨和牛氏、小甄氏和石氏弄来的料子。瓷器和茶叶则都是史谨的。

    史谨的目的很明确,直奔着西方商贸中转站,也就是在印度的一个叫古里的地方,然后回程的时候去锡兰山,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那里的宝石、钻石、水晶、锡器,都买回来不少,带着整船的黄金到了占城新洲港,购买越南的大米,还抽空去给史谨买了许多的翡翠原石回来。当然,路上他们也干了正事的,比如遇到不友好的船只,他们也维护了正义,挽救了在那些落到海盗手里的财宝的命运。将他们带回了□□上国。

    花了四个箱子的黄金就换回来上百船的大米,一艘船带队,一艘船压阵,就这么到了温州港,唉,这些人也不知道低调,这么多的粮食,也没人提起只会一声,后来还是恒昌商号的人出面,开始往京城和南方的灾区运粮食。另外弄了七八十辆马车回京,然后还有浙江知府派人护送到京城。

    怎么分赃呢?这是个问题。想了想,还是先对账吧!宫门口就这么停着那么多的马车,这边放着几个桌子,一群人算账,最终算出来之后,皇后挑选喜欢的东西,挑完了之后,剩下的分给史谨和石氏、小甄氏。史谨当然是得力最多的,她弄来能卖十年的宝石、钻石、水晶,还分到了五万两黄金,正好还上荣国府的欠账,还差一半。

    小甄氏他们要的是黄金和其他的珠宝,还有珍珠、金器、锡器、钟表、呢子料和香料等等。若是换成黄金的话,也差不多有五万两呢!当然,牛氏要多一点,她也参与了造船呢!还有王家开的后门,所以她分了8万两黄金左右,他们还得打点护送的官兵们,这个很重要,这是政治需要,给他们知府送1000两银子,他们每个官兵各100两。将官给的更多。一人两匹京城的料子。还有史谨这个荣国公夫人亲自让身边的漂亮丫头打赏的精致荷包,里面放了金裸子两个。

    船队出去一年,加上造船的半年,等折腾完了,史谨也能放心了。船走的这段时间,史谨早上带着四个孩子吃饭,然后读书半个时辰,之后就去老太太甄氏那里去玩儿,然后孩子们午睡,史谨绣花,或者画画。把孩子们的趣事都画出来,还绣出来了。如今冬儿都17了,两个亲生的也16了,都把各自的嫁妆铺子和庄子都打理的非常不错,史谨还让贾敬带着大批的护卫送他们到江南去看自己的田庄、茶庄、瓷窑,还到京郊自己的温泉庄子去看,不满意的还花钱请了史谨的建筑队去改进。冬儿的庄子虽然小了一点,但也不会在吃醋了,她的两个庶出姐姐都是满满当当128抬嫁妆,算上首饰和珍宝,得值十几万两银子,每年的收入就有一万五千两以上。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x" target="_blank">https://www.x/x</a> https:/m.x/

    现在立春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妈了,可惜都是儿子,但是萧翊可是乐坏了,他家本来就是人丁凋零,四个壮实聪明的大胖小子,直说立春是他们家的大功臣,还要在族谱上写一笔呢!

    谷雨的日子也好,如今也是生了三个儿子了,如今跟着丈夫到外地去了,每年都送好多礼物给娘家,而赵姨娘也被接回来了,偶尔还能去立春的庄子上住一住。

    冬儿虽然17了,可一点都不着急,荣国府的姑娘,有的是人抢着要,可是都挑花了眼,正左右衡量呢!她觉得嫡母和父亲的眼光是不会错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