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冰火两重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百多个州的大唐。

    顶着贞观八年的第一场雪,杨天保则是率领河源军军部,从鄯城县迁到了平蕃城。

    与中原的落雪不一样,中原的落雪,总会让人一种有诗情画意的感觉,可是在高原上的雪,却仿佛像刀子一样。

    狂风夹着雪粒子,吹在人的脸上,就是一道血口子,吹在耳朵上,马上就会失去知觉。

    最关键的是,在如此风雪之下,人无法睁天眼睛。

    好在杨天保手中拥有大量的布帛,他让人给将士们分发一尺宽的布帛,这种薄如蝉翼的布帛,直接蒙在眼睛上,既不用担心视线问题,同时也可以保护眼睛。

    当然,这也是杨天保最无奈的事情。

    谁让他不会发明玻璃,给全军将士装备一副护目镜呢?

    行路难,这点苦难,对于杨天保来说,根本就不是事。

    宽大的四轮马车房车行走在被车队压实的路面上,也感觉不到多少颠簸。密封不错的马车房车,燃烧着煤球火炉,里面穿着一层单衣,都不会感觉多少寒冷。

    刘洎、杨天保和马周三人,围坐在马车里的案几边,中间放着一口铜火锅,这种火锅的制式与冰鉴的原理几乎一样,采取两层铜皮套装的样式,里层放着木炭,外层就可以把汤煮沸,用来涮羊肉,再美味不过了。

    一只羊腿吃完,意犹未尽的三人,又让人开始切羊肉。现在这种天气,冻羊肉非常容易,把羊腿往车窗上一挂,不消半个时辰,就会把羊腿冻成冰块。拿着工匠的刨子,将羊肉刨好,放在汤里一涮,入口既化。

    刘洎、马周和杨天保坐在马车里,一路随着骑兵缓缓前进。

    也幸亏杨天保的准备充分,给将士们准备了好手套,让他们可以在冰天雪地中,可以自如的使用弓弩与枪矛。

    直到接到朝廷的诏书,杨天保这才发现一直没有露面的陇右大都督府大都督居然是李靖,直到现在杨天保才发现,聪明如李靖,他还学习了自己,不仅仅学习河源新军的方式,专门训练了一支可以在雪原作战的部队。

    杨天保难以想象,以李靖的智谋和用兵经验,他哪里需要跟自己学?可是李靖却能做到不耻下问。

    李世民这是下了一盘很大的棋,而且手笔非常之大,一次性居然训练了五万余部队。

    事实上河源军的消耗非常大,这一万余军队比普通骑兵费用多了一半多,五万余波兰翼骑兵部队,不亚于养活二十万军队。

    这让杨天保都有点诧异李世民的魄力。

    杨天保与河源军军部抵达平蕃城,他把河源军精锐的河源新军共计三十六个团,一万余兵力,驻进平蕃城。

    虽然是驻进平蕃城,但是把骑兵关中城中,也是兵家大忌。

    河源军新军骑兵则分为东西两座大营,依托着平蕃城建筑了半永固式的军营。

    受高原天气影响,吐蕃主力军队冒着风雪,艰难行军,如今尚在平蕃城一百五十里开外。

    杨天保望着西南方向白茫茫的一片,此时无数河源新军将士穿着羊毛戎服,此时冰雪与唐军将士几乎融为一体,哪怕抵近,也难以发现河源新军的斥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