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不加赋而国用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r />

    这些粮食全部运到狼山,还出现大约一半的缺口,对于朝廷来说,一百万石的支出,也是极大的负担。<r />

    <r />

    虽然外表看,大唐蒸蒸日上,国运昌隆,万国来朝,风光无限,可是政事堂相国们,却为此煞费苦心。<r />

    <r />

    李世民虽然从杨天保手中借着修缮临湖殿的名义,敲诈了两万多贯,然而这点钱,刚刚到了李世民手中,他甚至没有捂热,就被戴胄给截走了,最终用在了瀚海都督府的军费开支上。<r />

    <r />

    在历史上,贞观十二年,李世民让阿史那思摩担任东突厥可汗,让他率领部曲北上,这是因为朝廷实在负担不起羁縻州的管理费用。<r />

    <r />

    贞观朝虽然地盘不小,可是财政收入却不高,总数约合四百多万贯,然而,北宋不及唐朝版图的五分之一,却拥有高达上亿贯的财政收入,依旧入不敷出,当然,唐朝没有宋朝那么多冗官,但是朝廷开支依旧压力很大。<r />

    <r />

    能节流的,李世民与朝廷官员早已想过办法,给宗室降爵,李世民也是顶着极大的压力,现在李元昌的案子,连审都没有审,直接先除爵,就是李世民不想出俸禄,因为国库没钱。<r />

    <r />

    正在李世民头大如斗,一筹莫展的时候,杨天保居然提出了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简直就是给李世民打开一扇天窗。也给政事堂相国们一个希望,所以让杨天保破格进入政事堂,担任相国的诏书,根本就没有迟疑,如果不是因为多封一个国公,朝廷要多付一份俸禄,相国们给杨天保开王爵的心思都有了。<r />

    <r />

    杨天保的计划成功了,在任何企业和公司,有能力的人,肯定会受到重视,别说什么关系不关系,真正无可替代的角色,永远都香饽饽,除非是可有可无的人。<r />

    <r />

    杨天保仔细酝酿着情绪,斟酌着词语,他知道在四百多年后,有一个叫王安石的人,一心想实现杨天保所写的这句话,当然,只不过他这么做,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而且青苗法执行也有问题。<r />

    <r />

    杨天保望着李世民道“陛下可知大唐国库收入缘何连年下降?”<r />

    <r />

    李世民怪异的望着杨天保。<r />

    <r />

    魏征咳嗽一声道“云侯,国库收入连年增加,贞观四年国库收入达四百十二万七千贯,贞观五年四百又三十七万贯,贞观六年达到四百八十二万贯,今岁天下大丰,有望突破五百万贯……”<r />

    <r />

    杨天保忘记了,大唐与大宋是两个概念,一个重武,一个重文,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大唐是打遍周边,虽然有战败,有失地,但是就算失去了也会想着法儿夺回来,安西四镇,唐朝就与吐蕃打了足足百年之多,直到安史之乱后,唐朝推动控制,这才丢失安西。<r />

    <r />

    唐初的时候,唐军是谁也打不过。宋朝恰恰相反,也是谁也打不过。哪怕到了辽国日暮西山,女真人已经快要打到上京的时候,宋军也被人家残军败将揍出翔。<r />

    <r />

    现在唐朝不停的扩张,虽然兼并土地的事情依旧发生,然而朝廷却有足够的土地生存,直到武朝后期,土地与人口的临界点才会打破,最终凝成府兵制度崩塌。<r />

    <r />

    杨天保满头冷汗,装逼不成反被操。<r />

    <r />

    好在李世民对杨天保还有着重大的期待,并没有在意杨天保说错话,如果今天不能让李世民与魏征满意,那么这个天牢他肯定是出不去了。<r />

    <r />

    杨天保道“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简单点说,就是放印子钱!”<r />

    <r />

    “什么?放印子钱?”<r />

    <r />

    李世民有点后悔来大理寺天牢一趟,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杨天保的馊主意居然是这个,早知道如此,他根本就不必来这一趟。作为世族门阀出身,李世民怎么想不到放印子钱可以钱生钱?作为皇帝,他也不用担心别人欠债不还,手握天下兵权,实在不行,派出军队去收账。<r />

    <r />

    关键是这样以来,他虽然可以解决国库入不敷出的问题,但是名声却毁了。<r />

    <r />

    “这并不是简单的印子钱,产出的利润率并不足以弥补国库收入,而是为了盘活农业这盘棋。”杨天保看着李世民脸色大变,急忙解释道“眼下农民贫困,无力购买自己的耕牛、耕具和优良的种子,以及抗旱的水车、水排、只能靠天吃饭,无法产出巨大收益!”<r />

    <r />

    魏征的眼睛陡然一亮,贞观五年杨天保就在云中都督府担任都督,当时河东、河北大旱,受灾地区多达二十七州一百多县。各地都损失惨重,唯有云州都督府境内,虽然也有损失,收入只有往年的八成左右,但是对于百姓而言,比颗粒无收要好得太多了。<r />

    <r />

    李世民也知道,当时杨天保出资为百姓免费打造水车、修建简易的木渠,以供百姓灌溉。<r />

    <r />

    <r />

    <r />

    <r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