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撬开他的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不给!”孩子倔强的将蛇背在身后道:“这是我抓的,我的……”

    杨天保看着这一幕,无奈的说:“得,这一天下来,这些孩子就该玩疯了,到时候可没法管了。”

    李婉宁摇摇头笑:“不至于啦,他们听话得很。我倒是觉得时常带他们出去玩玩对他们有好处。”

    杨天保越发的无奈:“反正不管对不对,你都是向着他们……”

    杨天保好不容易扯掉了缠在李婉宁身上的熊孩子,让孩子们排队,在各自的班长的带领下朝食堂进发。

    李婉宁指着满地的鱼篓道:“这是孩子们的成果,你不要浪费!”

    杨天保伸头一看,这些鱼篓里的鲤鱼都有四五斤重,个个长得肥大。唐朝笔记小说《酉阳杂俎》明确记载: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鲤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意思是说:唐王朝国姓为李,所以老百姓不能吃鲤鱼,如果不小心从水里打了上来,要赶紧喊几声赤鲤公,然后放生。谁敢贩卖鲤鱼,被官府抓住打六十大板。

    不过,法律归法律,一道律法毕竟管不住全国人的手和嘴,人们想吃还是照样吃,这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多有记载,而且是吃法各异。

    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诗中吃的是生鱼片。

    白居易《舟行江州路上作》:“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诗中喝的是鲤鱼汤。

    权德舆《酬陆三十二参浙东见寄》:“骢马别已久,鲤鱼来自烹。殷勤故人意,怊怅中林情。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琼。搔首望良觌,为君华发生。”诗中吃的是清炖鲤鱼。

    唐朝也不准许百姓杀牛,然而,程知节家中每年都摔断数十条牛腿,牛腿断了,自然可以光明正大的杀,至于怎么断的,那就不好说了。

    杨天保看着这么多肥美的鲤鱼,忍不住有些技痒道:“今天我给你做道糖醋鲤鱼尝尝。”

    李婉宁倒也没有说“君子远庖厨”之类的话,而是给杨天保打下手。

    杨天保拿着菜刀,用刀背砰砰砸着鱼头,那些鲤鱼瞬间就抽搐着死去,鲜活的鲤鱼,烹饪起来很是简单,其他厨师则按照传统的做法,炖鱼,熬鱼汤。

    李婉宁帮助杨天保去鱼鳞,看着她手法娴熟的样子,杨天保好奇的道:“不是不让吃鲤鱼吗?看你的样子,应该没少吃?”

    “人要是饿狠了,连土都吃,何况是鱼?”

    李婉宁不由得想起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那几年她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为了生活,她和六斤就在皇宫里捉鱼,虽然会被挨打,然而六十藤条打不死人,却能饿死人。

    杨天保不解的道:“你是公主啊,怎么会缺吃的?”

    “呵呵!”李婉宁脸上笑着笑着,突然红了起来。

    杨天保不了解李婉宁的过去,看着她突然流泪,不禁慌了。“对不起,我说错话了!”

    李婉宁擦擦眼泪:“没事!”

    李婉宁鲤鱼的鱼鳞去掉,习惯性的拿着一根木棍将鱼串起来,在皇宫的时候,她大多数都是用火烧着吃,有的时候,害怕别人发现,就生着吃鱼。

    杨天保则将鲤鱼改刀,然后外面糊着一层面粉糊糊,等到锅里的油烧热,就将整条鱼放进锅里过油,直到鲤鱼炸得焦黄,这才把鲤鱼挥出来。

    由于没有西红柿,做糖醋鲤鱼的糖稀就差点什么,不过直接用糖和醋调好汁,浇在炸好的鲤鱼上面,酸酸甜甜,焦焦脆脆,非常可口。

    不过,还没有等杨天保开吃,一大帮小屁孩开始围上来了,他们叽叽喳喳,欢呼雀跃,面对新式的食物,他们更加有兴趣。

    杨天保无奈的把糖醋鲤鱼让给孩子们。

    众孩子吃饭,简直如同打仗一番,吃得那叫凶猛,就连拿着勺子的大厨也感叹:“这帮小子太能吃了,一天最少三斤饭!”

    杨天保望着众孩子吃饭,仿佛回到后世,在后世那些孩子挑三拣四,都是让大人们哄着吃,现在这些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哄,个个狼吞虎咽,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快速清扫着自己面前的食物。

    无论是大块的肥肉,还是蔬菜,他们都是来者不拒。

    等到孩子们吃完饭,他们又拿着自己的餐具,排着队开始洗餐具,当然简直就是打水仗,弄得一片狼藉。

    就连李婉宁身上也溅了不少水花。

    就在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慕容云带着几名扈从,驾着一辆马车,缓缓来到城管大队。

    慕容云向杨天保道:“幸不辱命!”

    杨天保点点头道:“撬开他的嘴!”

    事实上,这件事非常难办。作为一品亲王,汉王李元昌一般罪名弄不倒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