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世袭罔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忌看着侯君集向他抛来求救的目光,长孙无忌明白,侯君集的担忧。

    长孙无忌也躬身道“臣以为过犹不及!”

    对于侯君集内心中的小九九,李世民心如明镜,刘师立的出言附和,也不能说明什么,然而长孙无忌的份量不同,他代表着李世民的最强大脑。

    更何况,从李世民与长孙无垢成婚以来,长孙无忌一路出谋划策,从来没有失误过,李世民心里一慌,觉得这三位都说得很有道理,好不容易才打了一场大胜仗,他已经很满足了。

    万一,杨天保杀红了眼,穷追猛打,撞上了吐蕃的生力军,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他把目光投向房玄龄。

    房谋杜断,房谋事实上比长孙无忌考虑得更全。

    房玄龄正色道“老臣认为,辅机言之有理。”

    他虽然不怎么了解平蕃城前线的情况,却也知道凭李靖身边四万余军队,想一口吞掉那四五十万人马的吐蕃大军是不可能的。

    任何进攻都是有极限的,一味的穷追猛打,胜仗都可能变成败仗,这是兵家大忌,不可不重视。

    随着房玄龄表态,文武大臣齐声叫“请陛下下令收兵,让了新军回防关内!”

    李世民沉吟良久,轻轻吐出一口气,说“好,传令新军不可贪功冒进,速速收兵,回防关内……朕要出城十里,迎接这支得胜之师!”

    唐俭马上道“老臣愿意前往平蕃城,督促李大将军收兵!”

    唐俭的此举,被认为蹭功劳。

    侯君集不甘示弱,说“唐尚书,你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还是让某家去吧。”

    唐俭年龄虽然大,可是人家身体好啊,他急忙头摇得跟个泼浪鼓似的,连声说“本官腿脚灵活得很,跑一趟平蕃城绝对没问题的!”

    一大帮大臣七嘴八舌的叫“唐尚书,你的腿脚确实不方便,前天还在嚷着风湿骨痛呢!这风波之苦你是吃不消的,还是把机会让给我等后生晚辈吧!唐尚书,你户部一大堆事情都没有理出过头绪,走得开么?还是让下官去吧!”

    朝堂里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跟当初突厥兵临长安城下时那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喘的情景截然不同了。

    原本被视若畏途、避若蛇蝎的吐蕃高原现在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一只烤得滋滋冒油的肥鹅,无数把叉子从四面八方伸过来,谁都想叉上一家伙,那份积极,都让李世民觉得陌生了。

    作为李世民的御用外交大臣,唐俭在民部简直如同坐蜡,度日如年。

    李世民笑着说“唐卿,辛苦一趟好了。”

    群臣心里那个酸啊。

    李靖打仗一本正经,可是杨天保却非常灵活,无论是前去犒劳军队还是点验军功,都会混得满嘴流油。

    这次又便宜唐俭了。

    李世民的心情实在太好了,完全欠下利民银行数十万贯给抛到了脑后,草草吩咐了几句,便宣布退朝了。

    就在这时,中书侍郎岑文本上前道“启禀陛下,是否为杨思慎封爵冠军侯?”

    冠军侯早在西汉时期,是霍去病的爵位,在东汉时期,又被转封为贾复,贾复虽然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无论名气和功劳,他远远不如冠军侯霍去病,后来刘秀改封贾复为胶东侯。

    第三位冠军侯则是窦宪,窦宪为车骑将军,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与霍去病封狼居胥同样成为中国古代武将无上的荣耀。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以窦宪的功劳,确实配得上冠军侯这个比较特殊的爵位。

    然而,杨天保的问题是,他的功劳确实是足够,无论是参加北讨东突厥之战,还是擒获颉利可汗,然后大败薛延陀部,加上这次大败吐蕃的功劳,确实是足够了。

    问题的关键是,汉朝是汉朝,汉朝除了异姓王爵,有名无实之外,侯爵是最高爵位,可是唐朝却不同,唐朝别说侯爵,就算是公爵都已经烂大街了。

    在李渊开唐之后,先封十七位开国公爵,还有其他各大世族门阀的爵位,唐朝视情况予以承认,这样以来,在武德朝功爵就五十三位之多,贞观朝又封了四十三位,加上东突厥、吐谷浑的勋贵大臣,这样以来,唐朝在册公爵就多达一百余位,侯爵一百七十七位。

    杨天保被李世民叫成了冠军侯,这可是金口玉言,可是,冠军侯和原来的冠军侯已经不同了,按照杨天保的功绩,封公爵都绰绰有余,连刘师立都是公爵,更何况杨天保呢?

    李世民迟疑起来。

    良久,李世民道“册封原云中侯杨思慎为冠军侯,食邑三千户!世袭罔替!”

    唐朝对于公爵的封邑都是有定数的,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杨天保这个冠军侯虽然是侯爵食邑却是三千户,与开国公爵食邑相等,关键是世袭罔替这四个字就厉害了。

    这就是戏文里所说的传国侯。

    事实上唐朝并没有传国侯,加上世袭罔替,就等于传国侯的意思了。

    在大唐一百多位公爵,一百七十七位侯爵里,能称得上世袭罔替的只有杨思慎这么一位,最最关键的是,只要不造反,他的儿子是冠军侯,孙子也是冠军侯,重孙也是冠军侯。

    ps以为今天不会更新吗?对不起让大家失望了。老程有苦难言,作为中年老男人,养家糊口责任重大,现在已经不是为了爱好写作的时代了,偏偏这本书没有成绩,上个月稿费,不好意思,老程写作十一年以来,第一次遇到累计支付,订阅加打赏,不足二百块!当然,正所谓自己约的炮,含泪也要打完,太师会佛系更新,根据原来的节奏。一定会给大家一个结局。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