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人脉之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屋漏偏逢连夜雨。

    欧洲货币危机导致欧洲经济动荡不安,汽车销量锐减、工业设备销量锐减,各行各业都凸显出巨大的行业危机。

    铜矿、铁矿等大宗资源,也因此几乎下跌了一半。

    这一跌,就跌出了问题。

    两年前,鹭岛造船厂承接了英美联合矿业集团十三条五千吨散货轮。

    价值,一亿八千万美元。

    可在半年前完工交付的时候,英美联合的船东却选择了弃船违约。

    因为,船舶的建造,按照行业规矩一般预收百分之二十定金,但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货运费用快速降低,成品船的价格也跟着同步走低。

    低到如果按照市场价格,只需要原来的百分之五十就可以再定做一艘船。

    而原本的产能扩产,在价格暴跌中,英美联合也只能选择停工来降低投入成本,完全不需要再增加新的船舶来进行运输。

    也就是说,船东如果原价购买预先定制的船舶,将会直接产生百分之三十的亏损,并且,得到的船却排不上任何用途

    所以,英美联合矿业公司选择了弃船。

    这一弃船,对于鹭岛造船厂而言,简直是一个巨大噩梦。

    和大多数企业一样,鹭岛造船厂建造这十三艘散货轮,大部分资金都是朝银行贷的款。

    船东一弃船,就等于这些货运全砸到了造船厂自己手里。

    加上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哪怕是又过去了半年,鹭岛造船厂也没有把这些船给卖出。

    卖不出船,就换不了银行的钱。

    资不抵债下,鹭岛造船厂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等着破产。

    但对于第一工业株式会来说,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工业株式会和川崎合作多年,在船舶重工配套设施的制造上本身就领先鹭岛造船厂很多,又收购了波罗的海造船厂,以第一工业株式会掌握的技术,完全可以建造一个全新的船舶重工企业。

    为了选一个绝佳的厂址,安惠浩二在华夏沿海奔波了不知道多少个来回,等他打听到鹭岛造船厂准备的情况,兴奋的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

    这特么简直跟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一样。

    有完善的场地,完整的船坞配套设施,甚至材料、工人,每一样都不缺。

    只要投入一定资金,就可以重新焕发生机。

    “我之前已经到厂里看过了,厂里有三座船坞,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工人也大多都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肯吃苦,肯下力,虽然在文化水平上普遍不高,但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于普通工人的需求。”

    “而且,这里的人力成本实在是太低了。我实在难以想象,一名五年工龄的电焊工,工资水平居然只有六百块。”

    “......”

    “他们的领导我也见过,我发现,他们已经把这个船厂当成了包袱,迫不及待想要扔掉。”

    “......”

    “总的预算预算师那边已经算过,最多只需要投入一千五百万美元,我们就能够盘活这家造船厂。”

    “......”

    沈建南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偷笑,还是该无奈。

    原油,价格是不可能这么一直跌下去的,很明显,安惠浩二也知道这点。

    不可再生资源,下跌终究有个限度,等到市场价格恢复,就鹭岛造船厂那十几条船,恐怕就能够赚个十倍利润。

    这是一个超级大的便宜。

    现在的鹭岛造船厂,缺的仅仅是钱。

    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光是那十几条船就价值一个多亿美元,现在却只能当废品卖掉。

    这帮家伙还特么真是败家啊。

    “鹭岛方面怎么说。”

    “他们的意思当然是希望我们尽快接受,现在就看大人的意思。”

    “这个不急,你可以继续吊着他们,但不要答应,也不要同意。”

    “大人!鹭岛造船厂真的非常适合我们的要求......”

    “明天我带你见个人,你就明白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