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金军第一次攻宋(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宣抚郡王阁下:既凭来信,复沐使音,未孚结纳之诚,难避重烦之议。领兵前去之由,已载别牒。且两朝之事,若不互相容会,须至争战。夫如是,则岂惟菑危转甚,更恐生灵枉罹涂炭,是用遣人,以俟雅报。盖以宣抚郡王所为结纳和会,契义最旧;况承来文,若谓更有可议,务在通融商量。伏念宣抚郡王有辅立之功,位望所推,必谓议以谠言,扶斯将堕。与其交锋争战,以伤生民,宁若酌中两便为计。果能如此,其于贵朝,非止社稷久享安全,更获两下益固欢和。然后,郡王忠孝克保始终,长守富贵,民赖其善,为天下之幸甚,岂不美哉!昔契丹请和之日,朝廷限以辽为界,不见听从,乃及今日。所望取为前鉴,审观事势,与差去官员,评议一定。律正严凝,伫膺多福。今差昭文馆直学士王介儒、贝勒色哷美专奉书披述,不宣。”

    童贯看完信后说道:“两大国之间事,且须商量,何故便有此事耶?”

    撒卢拇说道:“军马已起,还有什么可商量的。”

    王介儒说道:“若是急著手脚也好商量,只是须贵朝算计一下。”

    童贯说道:“馆伴即将去找你们说话,有事但见谕,足可相应。”x www.x m.x

    撒卢拇与王介儒离开宣抚司,回到驿馆不久,朱彦通与马扩就来了,朱彦通问:“宗翰国相辄言举兵,其意何也?”

    撒卢拇回答说:“兵已起,已不须商量,元帅国相军马自河东路入,二太子军马自燕京路入,不许杀戮人民,只是传檄抚定。”

    朱彦通问道:“两朝许多事讲好,现在却连招呼也不打便起兵,是甚道理?”

    王介儒回答道:“只因为贵朝失道理,所以才导致如此。”

    马扩说道:“兵者凶器也,天道厌之。贵朝吞了契丹许多国土,亦是借本朝声势,方能尽灭之。今一旦不顾以前契义誓好,便先举兵,不过虏掠得近边些小民户。宋朝乃大国,世界广阔,军民事力,若朝廷省悟,略行更改,你们怎容易近得?只是不知一旦开战,日后干戈几时定得!”

    撒卢拇说道:“元帅国相若怕贵朝事力,便不敢入来也。如今檄书即将到来,承宣亦须见到。”

    王介儒冷笑道:“事已如此,自家这里斗口做甚?承宣若能劝童大王急行奏请,只且割与河东河北两路地土,以大河黄河为界,存取大宋宗庙社稷,却是能报国也。”

    马扩摇摇头道:“此谈何容易!看来贵朝听狂悖之言,却把本朝作破落的契丹看待,但恐后来自取祸患不小耳!”

    撒卢拇微微一笑,脸上有自得之色。朱彦通与马扩见已无法交谈下去,遂离开驿馆回到宣抚司,向童贯作了详细汇报。

    童贯惊愕不已,当即令朱彦通与马扩“列衔供状,连夜备奏”。接着,童贯与参谋宇文虚中以及机宜范讷、王云、朱彦通等,紧急开会商议,打算马上离开太原,“赴阙禀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