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四十章 帝都之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消息后,那怨念的小眼神啊……真瘆人!

    比赛总共分两部分,第一天指定题材,选出前二十名进入第二天的比赛。第二天的比赛不限题材,自由创作。最后由七位评委给出最终名次。

    所以玉凌最晚周五要出发去晏城。同行的除了强烈要求跟随的玉成刚,还有想去见识一下的胡凡。当然顾望宇和顾梓耀也趁此机会一起回去。

    至于到了晏城是否去顾家大宅拜访,两方还没争议出个结果。

    顾梓耀自从知道师傅要去晏城,便开始一个劲的邀请他去顾家做客。这可是他的师傅,到了晏城自然应该住在顾家,由他好好招待。

    但玉成刚可不这么想,他们和顾家要说有什么交集,也就是之前卖给他们的那棵野山参和何首乌了。一场交易而已,交易结束了,事情也就过去了,哪还能上门去叨扰。当然最主要的是顾家这叔侄俩在这里已经整天缠着大儿子,要真住进了顾家还不成了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两方争执不下,玉凌也不表态,由着两人打嘴仗,其实是他自己也还没做好决定。比赛那两天住在温博文家,这是一早在打电话的时候就说好了的。这些年,每到暑假,只要玉凌没发病,便会去温博文家小住半个月。

    温博文年过六十,华国当代书法大家。少时成名,一生钻研书法,刻苦勤练,集各家所长,再结合自己的特色,最终练就一手苍劲挺拔又不失灵动飘逸的新字体,被书法界命名为“温体”。

    他在十一岁时就因一手漂亮的颜体成名,之后又连续四年夺得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第一名。从十八岁开始,便有人想拜他为师,但温博文都以没时间没精力拒绝了。

    直到六年前碰到当时五岁的玉凌,他终于想起了收徒这档子事,但惨遭”滑铁卢”。一般来说,在某一行做到极致的人大多都很执着。虽然玉凌因为身体原因拒绝了他,他还是单方面的把玉凌当作徒弟看。

    每年暑假都会派人来接玉凌去温家小住一段日子,指导一下玉凌的书法。其实说实在的,以玉凌的书法水平,他还真没什么可以教的,两人在一起以彼此交流探讨为多。

    温博文家里人口简单,他这一生一心钻研书法,所有生活上的琐事都由妻子打理。两人育有一子温载厚,当了律师。至于书法,只能说会写毛笔字。孙子孙女倒是有三个,一对双胞胎孙子今年十二岁,孙女三岁,也是温博文最喜欢的一个,目前养在他们老二身边。

    说到温博文的为人,认识他的人,友好点的会给出三个字“有性格”,不够友好的就会直接用“奇葩”两字来形容。至于有多奇葩,你知道他那三岁的孙女是怎么来的吗?

    六年前想收玉凌为徒被拒后,他换了目标,不是换人,而是换身份。玉凌不给他当徒弟,那他就要玉凌当孙女婿。于是便天天追在儿子身后,要他给生个孙女出来。

    这种无理的奇葩要求,温载厚当然不同意,但碰上他的奇葩老爸,不答应也得答应。终于在被他老爸贴身骚扰了一年多后,妻子怀上了。得到这个喜大普奔的消息,温载厚觉得法院外的天都特别蓝。

    对于儿子的不配合,温博远也没少抱怨,要不是他和妻子年纪大了没法生,他才不会去求儿子,早就自己生一个出来,到时将玉凌抢来当女婿,岂不是更完美。

    至于他每年暑假叫玉凌过去小住,有没有其他什么目的?呵呵……

    不管怎么说,这三岁的小女娃长得粉雕玉琢,爱笑爱抱又嘴甜,长得十分讨喜。

    温博远住的是温家祖宅,一套两进的四合院,在晏城这地界可是老值钱了。据说温家祖上是当官的,后来又经商,到了温博文这一辈就他和一个妹妹活了下来,妹妹嫁去了香港后很少回来。国内就剩他一个人,祖辈积累下来的财富全在他手里,所以温博文一生致力书法,也没见他出现过缺衣少食的情况。不但如此,用的纸张笔墨还都是上上品,每年的花费不菲。

    温博文一生最爱的就是书法,其他喜欢的人或东西,真是十个手指就能数的过来。而玉凌便是其中之一。

    玉凌房里的梨花木书桌,不定时送来的纸张笔墨,吃食补品。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但都非常实用。温博文对自己喜欢的人是真的用心,方方面面都为对方考虑到,虽然有时候某些想法比较奇葩。

    直到星期五早上,玉凌才决定这次不去顾家拜访。

    顾梓耀得到这个消息后哀嚎了许久,“师傅啊,师傅,您老人家怎么能不去徒弟家里让徒弟一尽地主之谊呢?徒弟这心啊,拔凉拔凉的……”

    顾望宇忍无可忍,拎起这二货小叔就回了对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