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襄阳晚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大都督,那妇人是家母最小的女儿名薛英,受老太太宠溺素来跋扈,适柳家南支柳凭后居于襄阳,今次回河东专门给老母贺寿,定是见到了那囚笼里柳家修士的狼狈样子,心向夫家而生怨怼,又不知大都督身份才出言冒犯,请大都督明鉴!另外那男童乃是薛牟的长子薛安都,年仅九岁,获悉其父之事也不明事理地胡言乱语。”

    薛辨现在是知道了眼前的这位衣着平常的半大小伙就是大都督刘义真,哪敢怠慢,连忙躬身回答,心中却暗暗叫苦:母亲都不敢护短,我这求情的话也说不出口。

    “薛安都?柳凭?怎么名字就这么熟呢?”

    闻听薛辨回答之后,刘义真暗自沉吟。

    “我那妹夫柳凭任职大晋冯翊太守,大都督可曾听闻?”

    薛辨有点奇怪就插了一句。

    “那你妹薛英是不是有个叫柳元景的儿子?”

    刘义真心头一亮,想起来了,柳元景和薛安都不都是后世自己的三弟宋文帝刘义隆手下的大将:同属荆襄晚渡家族出身,柳元景一生忠于刘宋,战功赫赫最后被刘义隆杀兄弑父的儿子的儿子给咔嚓了;薛安都先是叛北魏害得薛永宗主垒被杀了个精光,后来投宋又叛回了北魏,武力虽高但人品极低。

    “回大都督,柳元景正是下官的外甥。”

    薛辨更好奇了,心想刘义真莫不是要株连柳家了。

    “好了!既然一切都清楚了,小孩子我就不计较了,等下你过去陪你妹过来一趟就是,我有些话要问问薛英。”

    “大都督,我妹那……”

    刘义真交代了薛辨一句,让薛辨落下的心又提起来一半,嚅嚅而不愿去叫人。

    “放心,作完这件事送你一个忠告,可救你薛家满门性命。”

    刘义真笑着推走了更加迷糊的薛辨,开始独自思索今天之事带出的一些历史真相和现实问题。

    东晋军事集团一直以来主要由南渡的北方汉人流民组成,东晋南来北人武力集团分长江下游京口与长江上游襄阳两类,后者南迁较晚,故其战斗力之衰退亦较诸居住长江下游京口晋陵一带之武力集团为稍迟。

    随着黄淮地区的收复和黄河以北北魏政权统治日益稳固,京口的北府兵到现在是兵源逐渐枯竭,已呈衰落之势,兵将来源日益移到西楚的襄阳,而关中大姓的晚渡分支大部分都到了襄阳一带,族中精英大多成了当地流民的首领,同时他们又被

    早渡的北人轻视和排挤,甚至被早渡的北人称为“荒伧”而很难成势。

    当然现在的早渡北人随着祖逖、王敦、周顗、桓彝、王导、温峤、庾亮等永嘉年间渡江的一代人的故去,早已失去了对北方故乡的归属感,后来活跃在东晋朝野的人,如桓彝之子桓温、谢裒之子谢安、王导从子王羲之,以及孙盛、褚裒、孙绰、刘惔、王蒙、李充、袁宏等人均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