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真的不太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韦家的马车打头,里面坐着韦诚和草堂寺的几位高手,接下来就是段宏派的大马车,慧观大师、于夫子和虎都在里面,刘义真和王康、崔忠混在四十名平常打扮的军士和十多名韦家仆役中间,一人一马,乌泱泱的一大帮人跟着两辆马车向东而跑。

    出了东门,跑了二十多里地就看到了骊山,虽然时处寒冬,骊山已不复景色翠秀、美如锦绣的黛色风光,但其突兀成峰、山势逶迤之态仍让人惊叹。

    沿骊山山麓继续东行,众人得刘义真指示疾驰,两个多时辰后,车队到了华阴古城,巍峨的华山已在眼前,才停下休憩。

    于夫子找到了手拿水囊啃面饼、混在一大堆骑士中的刘义真,请示晚上如何安排。

    刘义真只想快点到达临沂,就说今天必须要过黄河宿于河东,另外把后面的大马车也插上韦氏的旗号。

    于夫子领命而去,整只队伍全是没那么金贵的男子汉,吃喝完毕又开始赶路,把景色绝美的华山也抛在了脑后。

    快到申时,众人终于赶到了风陵渡,冬天水枯,往昔宽阔的黄河河面也缩到了百把米,天冷过渡客不多,很快车队就上了渡船向对岸驶去。

    坐在船边的刘义真仔细地打量河水和河岸上的景色,对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的黄河大拐弯处三河交汇(黄河、渭河、洛河)的风陵渡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眼前是感慨万千。

    风陵渡,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为邻,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地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风陵渡得名自古时轩辕黄帝和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传说蚩尤作大雾,使得黄帝部落的将士东西不辨、迷失四方而不能作战,这时候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了蚩尤,可惜风后在这场战争中牺牲并埋葬在这里,被后人称为风后陵,所以这个渡口也就叫风陵渡。

    黄河流过河口镇后,为南北走向的吕梁山所阻,折向南流,奔腾于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峡谷之间;河水从壶口瀑布泻下后,出龙门继续向南流,到潼关附近,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中一条支脉华山所阻,折向东流。

    风陵渡自古以来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魏国与秦国的古战场就在这里,东汉时的曹操讨伐韩遂、马超,后世西魏的宇文泰破高欢等著名战争,均发生在风陵渡。

    “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此情此景,刘义真也不能免俗,于是开口吟道。

    “好诗!好诗!”一旁的于夫子、崔忠和慧观大师都鼓手相和,连路上一直沉默的韦诚也面露惊色,让刘义真这个搬运工也有点小得意。

    下了渡船,东北面横亘着中条山,车队只好径直往北,沿中条山西端和黄河之间的商道继续赶路。

    终于天色开始变暗,车队沿中条山北麓走了十多里就到了解梁(今永济)。

    解梁(永济)是河东的重镇之一,夜幕来临犹有灯火闪烁,商业也还活跃,车队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

    鉴于解梁(永济)是河东柳氏的世居地,而河东柳氏对晋军的态度一直暧昧不明,现在又有勾连北魏的军事异动,因此刘义真要求众人约束手下不要外出,并安排虎都带的高手轮流放哨守夜,养精蓄锐以待明日继续赶路。

    白天赶路跑了两百多里,众人也都没了夜逛解梁的兴致,俱都早早入睡。

    第二天辰时未到,刘义真就起来了,出门洗漱时,发现车队已经起来大半,昨天跑了一天的众人今天兴致也还不错。

    吃完早饭回房之时,虎都老和尚也进了房间,向刘义真汇报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