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劝告与谍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两人都表示这是修炼途中应有之义而均无异议。

    刘义真又将招揽崔忠的事也仔仔细细与于夫子分说,让他有时间就指导崔忠的修行使之进步,自己以后对崔忠还有大用,于夫子对清河崔氏的经儒家学也很有兴趣,自是一口答应。

    告知王婆卫队后备营成立之事,要她在未央宫内选定营址,并遣一女负责女童的教导和照料,王婆说地方好办,人选还得刘义真自己来,四女中精明冷静的雪梅已随王氏派往建康了。

    刘义真考虑了一下,觉得小桃红童心烂漫也算负责,就定下了她

    接下来就是朝堂和北府军内部的事情了,刘义真开口先来了一段:

    “为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其意皆以善为之,而不知其义,是以被之空言,而不敢辞,悲夫!”

    王于二人听罢,低头思索不语。

    良久无声,刘义真又开了口:

    “王谢皆大家,各人各不同!王弘及四个弟弟:王虞、王柳、王孺、王昙首几人是读通了《春秋》的,谢家的人我不太清楚,但知道有一个是没有读通的,还有一个是没有读过的。”

    “博涉经史、长于文辞好,识机变、敏应对也好,若没有读通《春秋》,今日有多大的功,明日就会造多大的祸。”

    “武将威猛盖世也好,智略无双也好,勿要学那李广为求名而以己之短攻人所长,更忌擅入朝争以至误国害己!”

    于夫子闻听,若有所思,王婆则是一脸懵:

    “小郎,前面那《春秋》之论妾身还能听懂三分,后面一大段就迷糊了,请小郎明示!”

    “我要说的就是以后内政情报除日常汇总以外的重要人员方略:王弘兄弟可拉拢;谢灵运、慧琳等要疏远免遭其害;徐羡之、谢晦、傅亮和檀道济应重点监视、随时掌握其动向,一有异常立即报我。”

    刘义真来了个简单直白的。

    “妾身这就明白了,马上安排下去。”

    “都督眼光独到,老夫闻听之后受益匪浅!内子与我言及军政琐事时,就觉得这几人有蹊跷。”

    于夫子深有同感地点头赞同。

    “小郎,尚书左仆射刘穆之身死前后,徐羡之和谢晦都有异常,太尉十月份在长安拒了健康的进宋王,增邑十郡的封赏,可健康传来消息说,刘穆之死因是十月底太尉绕过刘穆之上书要九锡,造成刘穆之疑惧加重病情而死;东归途中,太尉还未曾上书帮刘穆之求谥告,健康的谥告就先到了,据说太尉大为恼火,军帐中喝叱了众僚佐,徐羡之和谢晦是负责军中文书参赞和朝廷往来一应事物的,要说与这些没有关联那不大可能!”

    “据说太尉想让王弘代替刘穆之,谢晦进言王弘轻率简单、不如徐羡之,才让太尉决定任命徐羡之接替刘穆之之职。”

    王婆立即补充若干事实。

    “所以才要盯住这些人,拜托两位了!”

    随着王康和崔忠的进来,三人结束了这场议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