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少爷,你要对我负责任【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解淳拿出一只玻璃飞马挂件,这在解淳眼中不值什么的玻璃物品,但在此时却价值不菲,那位吏员本来不愿接受此等贵重礼物,但解淳一再坚持要他收下,他又极其喜爱此玻璃挂件,最后还是没有忍受住诱惑,厚着脸皮收下礼物,一番千恩万谢之后,才恭敬告辞而去。

    新科会士在参加殿试之前,要先去拜访座师和房师,此时明朝百余年来的科举考试,已经形成一套潜移默化的规矩,座师也称作座主,也就是会试主考官和两位副主考官,房师就是录取你的同考官,登门拜访座师和房师,就是对这些人的恭敬礼遇,但称呼上还是以先生称之,也是间接的师生关系。

    以后进入官场,座师、房师和同年、乡党以及殿试时的名次,都将作为进士们的荣耀,可以用来向他人炫耀的资本,一旦有事情发生时,也可以作为他们的有力外援,互相袒护和互相声援,是他们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

    解淳和张诚出身寒微,京城内又没有权贵朋友和亲戚,他们又如何知晓有这般礼仪和规矩,幸亏有礼部吏员的好心婉转提醒,才让他们二人不至于落下狂傲无礼的名声,解淳才赠其玻璃制品以作打赏。

    解淳二人又找人问清楚送礼的礼仪,背下清帕四方和书一册这样常规礼品,弘治朝时的官场风气尚好,主考官员会试取材时,秉承一心为主求贤,而不是以权谋私,对于会士们敬献的礼物多少,也不加以挑剔。

    是以解淳并没有准备赠送银票这种俗物,一则太过于招摇,二则也怕座师和房师们,是正直无私之人,送此俗物遭受到唾弃和厌恶,花费巨大财物又不落到好评。

    于是他经过一番思虑后,选择赠送玻璃挂件,这种东西在解淳眼中不值分文,就是一堆沙子烧制的垃圾物品,在眼下的大明境内的权贵们眼中,却是豪奢物品,又是极其稀少难寻的精品,当做礼物赠送出去极有面子。

    并且也给张诚准备一模一样的礼品,这样两个人才显得不分彼此,他们二人递呈上门生拜帖,等到拜见座师和房师时,解淳又分别向他们一一赔礼道歉,解说非是他们二人有意怠慢自傲,而是不知道其中的规矩礼仪,敬请众位先生予以谅解,态度极其真诚恳切。

    而座师和房师们并没有怪罪二人,毕竟在殿试前几天,会士们前来登门拜访,就不为有失礼仪,也不必过于计较此事,也都一一客气回应,师生之间倒也十分融洽和睦。

    等他们看到赠送的玻璃挂件后,都表示礼物太过于贵重,一个个婉言推脱,不想接受此等贵重的礼品,解淳解释说是前不久弘治皇帝赐予的物品,自家小门小户根本就用不着,于是拿来作为拜师礼物,请务必收下云云。

    如此贵重又极其美观稀奇的玻璃挂件,又是皇帝赐予的礼物,座师和房师们经过一番虚让推脱后,十分高兴地收下拜师礼物,对解淳张诚二人更增好感,客气的送出府门外,师生们才依依不舍得辞别而去。

    很快到了殿试之时,解淳身为会试的会元,自然排在会士队伍的首列,带队先行进入太极宫内,经过一番拜见皇帝的礼节之后,在监考官员们的指导之下,三百九十名新科贡士,依次被引导到各自的考桌后坐下,大明弘治六年的殿试正式开考。

    首先按例发放试卷,解淳打开考卷仔细观看,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喜悦,这道殿试考题理应在弘治十二年才出现,却不料由于解淳的穿越插足,改变了历史进程,弘治皇帝朱佑樘竟然提前几年作为殿试考题。

    即使解淳原本想不作弊抄录,凭借自己的学识水平,和大明土著学子们一决高低上下,但遇此天赐良机,却隐隐感到不抄袭原有状元文章,实在是有些太对不起自己穿越一场。

    这道殿试考题是:‘皇帝制曰:朕性君人者,必有功德,以被天下,闻其一不可以官治。顾于斯二者何先?夫非学而无德,非政则无一著功、、、、、、、然则其所当务者何居?二帝三王之德,所学者何事?二帝三王之政,所见者何为?、、、、、汉唐宋代有名君,而功德鲜备、、、、、、、其得失和何如?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神功至德,冠绝古今,列圣相承继不述事,各臻其盛,所以至此何由?、、、、、、、予诸生学道抱艺而来,试悉陈之,朕将体而行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