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好,好。对了,他姨妈有两三日没来了。可是家里有什么事?宝丫头的病一时也急不得,别老闷在家里,时常出来转转才是。”

    “老太太说的是。”

    楠笙坐在黛玉下首,听着贾母和王夫人这对婆媳闲话家常。心里带着点不咸不炎的无所事事。

    三春和黛玉再加上宝玉五人时不时的就因为说了什么,嘻嘻哈哈的笑出声来。楠笙时而转头看一眼,时而就低垂着头在那里发呆。

    李纨今天没来,听说是贾兰受凉了。凤姐儿是忙人,侍候完早膳便脚下生风的走了。

    邢夫人跟楠笙一样,都是隐形人。进来这半天,她没说话,也没人跟她说话。看得楠笙的尴尬症都犯了。

    这位正经的荣国府女主人在自己家里比她还尴尬,啧~

    少时,下帖子请来的太医来了,贾母去了内室,楠笙也跟着去了内室。

    贾母上了年纪到是没用屏风挡着,那太医直接给诊了一回脉,开了些健胃消食,益气健脾的方子给贾母。

    楠笙则靠坐在床榻上,用帐幔挡着身形,摘了手腕上的镯子,又在腕子上搭了块帕子这才由太医看诊。

    这位太医也是荣国府家常请的,之前也给楠笙诊过脉。此时手一搭上,那脉相便从指间转进心头。半晌收手回身,给楠笙开太平方的速度都比贾母快了些许。

    千篇一律,不外乎那些套话。太医起了个开头,剩下的话,但凡机灵点的丫头都能背下来。不过有了太医给的诊断,楠笙的装病也更加的顺理成章了。

    至于太医给开的那些药,楠笙房里倒是一如既往的煎。不过煎出来的药一般都被楠笙倒在一个干净的大瓷罐子里。

    罐子外面贴上药方后收进空间里保存。

    人分三六九等,药材自然也分三六九等。她现在所用的药材就算不是品相最好的,但也绝对比普通人家用的药材好。之所以不丢掉,就是因为楠笙担心人生际遇起落,说不定这些药哪年哪月就真的用上了呢。

    ......

    楠笙要做实验,又想不动声色不引人注意的半夜出府,那就得将可用资源转起来。

    她对着石玖家的吩咐了一番,然后转天石玖家的便又进府呆到掌灯了才离开。

    当然,来的是石玖家的,走的却是楠笙。

    楠笙披上石玖家的披风,出了角门便上了石玖赶的马车。主仆二人一路去了花街,在花街外等了许久才看见一个落单的寻芳客。

    醉得跌跌撞撞,双眼迷离。楠笙见此,示意石玖等在原处,她自己才举着一盏灯笼从马车里下来。一直跟着那人走到一处狭窄小巷,这才一步一步走进他。

    楠笙想,拿着风月宝鉴找酒鬼做实验,也算是脑子进水的一种终极表现了吧。

    心下有些似笑非笑,略微有些辛辣苦涩的情绪在发酵。不过楠笙本就不是多愁善感的性子,转眼间便在那酒鬼酒疯酒气的不配合下拿到了风月宝鉴的第一手资料。

    这酒鬼看着镜子里的人傻笑,唤里面的人绮红,又说妈妈狗眼看人低,二两银子不能过夜的话。

    看着酒鬼笑得越来恶心,楠笙憋住气靠近酒鬼看被酒鬼握在手里的镜面。

    天太黑,只有一盏灯笼照明,不是很清晰的铜镜镜面里只隐隐约约的看到酒鬼的脸,再无其他。

    看着那酒鬼整个人都像书里形容贾瑞被摄了神魂穿入镜子与镜中人‘把酒向天歌’了,耳边听着酒鬼加粗的喘气声,楠笙一脸被什么恶心到的样子,瞬间从酒鬼手里抽出铜镜,又留下五两银子转身朝着巷子口跑了。

    娘诶,恶心死人了。

    实验不可能只找一个人,所以楠笙又再次回到花街,反反复复找了几个同样醉得不轻的家伙同赏了一回风月宝鉴。

    虽然她全程没有看到镜中的美人,但是花街上的美人她却知道了不少。

    红花楼的绮红,翠香楼的翠羽,芳踪境的月娘,潋滟阁的桃夭,还有什么小雪,米儿,小玉,霞姐儿,九儿......

    对了,对了,今晚除了打开了风月宝鉴的正确用法,还叫楠笙发现了件要命的事。

    京城最出名的花街上,还有一家叫‘怡红院’的清楼楚馆......

    宝玉呀宝玉,瞧把你熊的。

    自己在家开那啥了哈~

    忙了一夜,养尊处优多年的楠笙累得浑身胳膊腿都疼得不要不要的。最后看了一眼眼瞧着就快亮的天,楠笙便直接坐上马车回了宁荣街,等待和留在府里的石玖家的来一场李代桃僵。

    进来的很顺利,顺利到都让楠笙担心她和黛玉的安全。大户人家的门禁要都是这么松,也就怪不得深闺小姐动不动就夜会情郎了。

    楠笙装病,时常早睡或是晚起,或是需要比常人多一倍的休息时间,这在荣国府都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为了叫人不打扰到自己休息或者说当初和黛玉住在碧纱橱时为了给宝玉立规矩,所以府里人都知道打扰到楠笙休息那是会让楠笙犯比起床气还要重的某种旧疾的。

    比如说喘不上气来呀,浑身抽搐打摆子呀。

    总之就是当初进府时给宝玉养的规矩,都成了荣国府的人会下意识注意的事。

    也正是这般,昨夜楠笙提前熄灯睡觉还真没人发现她跑出去撒野了。

    换了衣服,又神情蔫蔫的吃了早膳,楠笙派人跟黛玉说一声,便歪在炕上睡了大半日。

    泥妹呀,熬夜真伤身。

    转天,在楠笙还没想好怎么将风月宝鉴送出去时,扬州那边的家信便到了。

    信是直接到的荣国府,而不是由林家这边悄悄送到楠笙姐妹手中的那种。然后贾母便拆了信,再然后楠笙和黛玉便被贾母叫过去了。

    楠笙一听说林家来人,便知道是林如海派人接她们回南了。黛玉不知其由,面上一副懵懵的样子。

    上前一步牵起黛玉的手,在她手心写了‘回南’等字样。黛玉眼前一亮,猛的转头看楠笙。

    ‘表情收一收。’

    对哦,让外祖母看到了还以为她多不想留在这里呢。

    一时进了上房,贾母便抱住黛玉一脸的担忧和不舍,然后才在黛玉迷茫的小眼神下将林如海写的病重家书拿了出来。

    看完那封家书,黛玉本能的转头看楠笙。楠笙朝她眨眨眼,下一刻眼泪就流了下来。黛玉像是明白了什么,也拿着帕子低头哭。

    “老太太,舅舅病了,我和玉儿自是要家去侍疾。此事宜早不宜辞,还请老太太容我们姐妹尽量起程。”顿了顿,楠笙又说道,“前儿给宝姑娘看病的那位郎中,医术了得,我想请那位郎中随我们回南为舅舅诊治一番。只我人小力薄,不足以立信他人。还请老太太帮忙斡旋一二。若能成行,大恩大德没齿难忘。”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请那位张士友跟着她们一道回南给林如海看病是楠笙一早就算计在内的。只那位张士友现在被薛家重金留在京城,怕是他自己想去南边,薛家那边也不会首肯。

    自己是什么牌面上的人,楠笙还有几分自知之明。就算会画几笔画,充其量不过是个奇货可居的画匠罢了。所以想要让张士友南行,就必须请出个重量级的人物出面游说。而这个人,除了贾母,楠笙也想不到旁人了。

    “舅母虽然去了,但林家却只有贾家这一门近亲。舅舅在,林家就在。联络有亲,一荣俱荣。”顿了顿,楠笙才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轻轻的念了一句,“楠笙不求自己的舅舅高官厚,一如王子腾大人平步青云。只求他平平安安,延寿百年。”

    覆巢之下无完卵,林如海倒了,黛玉和她好不了。但贾家也会失去一位握有实权的朝廷命官。那可是正儿八经科举出仕的天子门生,纯纯的好女婿呀。

    王子腾官运亨通,王家的女人在这荣国府里也跟着水涨船高。林如海活着,荣国府的外戚就不会让王子腾一家独大,若是林如海没了...光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楠笙也不认为贾母会希望看到林如海早早咽气。

    林家是有家底,但和看得见的那些家财比不起来,楠笙更相信此时的贾母和王家女人的立场应该是对立的。

    同楠笙想的一样,做为荣国府金子塔尖上的女人,虽然她更乐衷于享乐,但做为婆婆的本能却一直鞭策着她。

    她不是一个没有大局观的人,在有条件折腾的时候,她也不会是个束手就擒的人。当然了,如果发现折腾也没用的时候,这位就会专心享乐了。

    美其名曰: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老天拔地的,活一天算一天。

    对于楠笙的请求,贾母没理由拒绝,也不想拒绝。和薛宝钗这个纯粹的外人比起来,自然是她大方又贴心的女婿更重要。于是贾母当即叫鸳鸯亲自去请了薛姨妈过来,然后也不叫黛玉和楠笙留在这里,只打发她们姐妹收拾东西准备回南。

    宝钗的病再转好,而且她那病现在看一时半会儿也不致命。但林如海能千里迢迢的派人来接女儿回去,可见这病定是极重的。

    此时向薛家求医,不管那张士友能不能治得了林如海的病,如果薛家不松口,林如海有个万一那都是结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