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清仇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爸,那间地下室,你为什么那么珍惜?”

    在张凌冰成长的过程当中,父亲总是要到地下室里读书。几乎是,只要他有闲下来的时候,他都会去地下室。张凌冰有时候想找父亲玩,会去喊父亲。父亲便会上来,陪她聊聊天。有几次,她开始问父亲,有关地下室的事,只是父亲不愿多说。

    父亲几乎不会让张凌冰走进那间地下室。他总说,那是属于他的地方,就像是张凌冰自己的房间,父亲也必须敲门请示才可以进去。父女之间这种规矩,讲得格外严格。这种情况,可能是到张凌冰长大了一些之后,才变得好一些。张凌冰也曾经因为这件事和父亲斗过嘴,吵得很凶。她会觉得,在某些时候,父亲对那间地下室的珍视,可能比对自己的都多。这实在令她困惑,她不懂那个地方,究竟能有什么能如此吸引人。

    “爸,那间地下室,你为什么那么珍惜?”

    只是通过鲜少的几次机会,张凌冰才能跟着父亲走下那台阶,去看看那个地下室里究竟有什么宝贝。不过,也正是那几次之后,张凌冰便也对地下室失去了兴趣。她发现,父亲视如珍宝的这个小房间,实际上就是个放书和放古董的地方。纸张堆叠在书架上,各类古董的物件占据其他的地方,中间有个方桌,便也就如此了。这里没有铁链锁着的巨龙,没有时间隧道的开启装置,更没有秘密的盒子里藏着百万黄金。这里和她所想象的奇妙,相差太大,无趣到令人不愿逗留。如此看来,这间地下室对于张凌冰来说,也着实没什么意思。

    倒是有一天晚上,父亲的倾诉欲格外地强烈。那次他拉着张凌冰,并肩坐在床边,也不管女儿已经昏昏欲睡,只是开始讲述有关张家的陈年往事。父亲不是那么喜欢讲话的人,总是沉默着,沉思。可是在那天夜里,张凌冰在昏黄的灯影里,看到父亲的眼睛闪着光。父亲的眼睛总是浑浊的,是那种看遍了世间事后的沧桑。而在那次,她从没看到过父亲那般明亮的双眼。他说个不停,眉飞色舞,时不时还伸出手来比划,就像是突然变回了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他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直讲到很晚的时候。甚至到张凌冰都开始打盹的时刻,他还是在轻声讲些什么。

    那些事情,张凌冰昏昏沉沉地听,也就是听了个大概。你若真的去问她,张冉到底讲了些什么,她可能也只能记得起一些片段。不过,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我可以把张家一脉相承的故事讲给你听,就像张冉讲给张凌冰的那样。我不一定讲得仔细,但我不会漏掉重点。最重要的部分,我已经都讲给你听过了,只是我们还需要把所有的人物串联起来。当我们把那些看似零散的故事连成一条线,这条线便能引领我们直达王安城,最终停止于即将发生于王安城的巨大灾难。浩荡一个王安,寂寞一个灰水,只有张家的故事,才是这之间的桥梁。

    请你开始回忆。

    在故事的最开始,在我和你讲起灰水湖边唯一幸存的男孩时,那段一百多前的往事,绝不如烟。那个孩子,名叫张湖一,在灰水湖边幸存,消失在热闹的王安城里。几十年风云变幻,兜兜转转,他终于长大,也就终于回到了灰水镇,在自己的出生之地走向生命尽头。

    生命是个圆。

    张家的开始,正是张湖一。

    在这间地下室里,在那堆发黄的经史古籍之中,张家一代代的历史脉络,就潜藏在那些字里行间。如果我们找个时间坐下来,顺着书架上的书,一本本读过去,那体验想必也不差。这个被阴影笼罩的张氏家族,能一脉相承地延续下来,本身就是一件足以令人惊奇的事情了。更何况,张家的历史里,奇妙或诡异的故事,也都是常有发生。从最开始,张湖一,那个孩子,他在王安城一点一点长大,变得富有,变得强大,但他从没有忘记来自黑火军的杀戮,没忘记头颅掉入水里,灰水湖变成红色。没人知道那些年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没人知道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是谁收养了他,是谁在路边给了他饭吃,是谁教会他在这世界里生活。我们只能从书籍里的只言片语里得知,几十年过去,他远走他乡,走遍了大半个世界。他应当是做过种种不同的工作,因为所有人都说他是个见识广博的人。他也是无比智慧与坚毅的,因为正是这些美好的品质,让他既富有又备受尊敬。在那些年某一个冬日的清晨,他带着自己的家人与佣人,浩浩荡荡地重返了灰水镇的故土。在他回来的时候,灰水湖早已不再是血色,湖边也早已迎来了全新的居民。杀戮早已被永恒的湖水遗忘,一个安逸的镇子就这样重新建了起来。

    这些往事鲜少有人知道,所有的答案都藏在地下室里。

    你可能会问,从张湖一开始的张家,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镇子里,他们的命运又何以会是悲惨的,像是中了诅咒?这没人能解释得清。就像张湖一从屠杀过后的死人堆里爬出来,大难不死应当必有后福,谁又能想到阴云会一直笼罩在张家的上空?就像你怎么也想不到,张冉的妻子为何早逝,张冉又何以能因为一棵槐树的心结而一病不起。张家人的生命是本就多磨,还是这世上当真有什么不幸的命数,没人有标准答案。

    至少张凌冰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