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二章:技术扩散,棱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有射程更远的大炮!

    木华黎组建了两支炮兵部队,一支是和蒙古骑兵配合的骆驼炮队,一支是由蒙古人统领,由汉军操作的炮车炮队。

    炮车炮队为单独编制,配备了一部分蒙古骑兵保护,他们平时归木华黎直辖,在战时会根据情况,跟随汉军步卒合编。

    这些都是混入汉军中的间谍送回来的消息。

    经过这一年时间的积累,木华黎手中已经有了三万多条火绳枪,数百门大小火炮,并且积攒了数量不少的火药。

    和陈宪的做法一样,木华黎用笨重的铁铸铁炮架在城上守城,用比较轻便的铜炮做野战炮。

    所以,这个时候,陈宪去打中都城,绝不会轻松,更不要说,以蒙古骑兵的机动性,留给她攻打中都的时间决不会多,最多十天,木华黎就能从山西战场赶回来,而陈宪要攻打中都,光是花在路上行军的时间恐怕就要四天以上。他根本不可能在五天时间内,攻下一座驾着大量火炮守城的大城。

    所以,陈宪只能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干看着木华黎迅速的收拾了山西局势,短短半年时间就将金人赶出了山西。

    这比历史上木华黎攻略山西的速度可快的多了。

    这都是大炮的功劳。

    这样的变化,让陈宪变得忧心忡忡,有了大炮的蒙古人绝对是如虎添翼,而且有了大炮以后,陈宪的城堡也就不再那么安全了!

    无奈,陈宪只能对外围城堡进行棱堡转化。

    实际上,如果大量采取草编袋装沙土来垒砌城墙的话,棱堡的建设成本比城堡要低不少。

    但陈宪一直不愿意拿出棱堡这东西,因为这东西本来就主要主是对付大炮的,而这个时代拥有最多大炮的人是谁?当然就是陈宪自己啊。

    棱堡这东西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存在什么难度,一但让其他势力了解到了棱堡的用处,那陈宪将来很可能自己就要面对这种硬骨头,太早搞出棱堡这东西,绝对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今蒙古人已经有了自己的五斤(将近七磅)野战炮,这种大炮对于,这个陈宪修建的包砖土墙防护的城堡来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威胁。

    这种城堡必须进行棱堡化,配备重型大炮,才能撑得住五斤炮的轰击。

    棱堡化并不需要拆除原本城堡城墙,只需要在城堡城墙外面用水泥和石头建设四座坚固炮塔,再用草袋装沙土垒成的棱形防炮围墙,将这四座炮塔连接起来,让四座炮塔形成能够横扫城墙的交叉火力即可。

    最里面的老城墙也可以通过增加突出炮塔,形成横扫墙面的交叉炮火的方法进行改造,以增加防御力。

    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就在一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诡异情况下悄悄溜过。

    在这大半年中,木华黎成功拿下了山西,手下汉人豪强又增加了不少,他返回中都的时候,所带的部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

    而在这半年中,陈宪似乎只将棱堡线向北推进了不到百里。

    陈宪的收入当然不仅如此,他最主要的收获在高丽半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