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三章:侦骑交锋,大战开幕(元旦加更一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寨,在各自营寨前方排开大阵,缓缓的向着对方推去。

    当双方距离接近到两里多路的时候,陈宪就挥动帅旗,命令全军停止前进。

    对面的统帅显然有些意外,他们也暂时停止了前进,但随即就再次吹动号角,继续前进,一般来说,在冷兵器时代,双方军阵在一里以内,才算是进入了交战距离。

    陈宪站在十多米高的望楼上,观察着对面滚滚而动的敌军;在他的脚下,第一,第二旅,六个团,二十四个营,以营为单位,在排出了前后两排,一排十二个营级方阵的大横排。

    上百辆马拉炮车在步兵阵列左侧排成一排,跟着步兵阵列的前进而缓缓前行。

    当步兵阵列停下脚步,炮兵们纷纷调转马车,将大炮炮口朝向前方,然后,炮兵们卸下炮车,卸下马匹,将马车推到炮车的空隙中,即方便取弹,又能充当临时防御工事。

    炮手们迅速将大炮架好,火炮护卫兵从马车上卸下可拆卸的拒马,迅速组合起来,很快就在大炮前方十多米的位置,安置了一排密集的组合拒马。

    在大炮阵地的左侧,是八个营的冲击骑兵列成的纵队。

    在炮兵阵列的后面,是四排横列的马步兵,他们高距马上,视野开阔,如果有敌人的骑兵冲击炮兵阵地,他们就会轮番上前射击敌人,保护炮兵。

    剩余的马步兵作为预备兵,以连为单位,列成一个个纵队,排列在炮兵后方上百米的位置,等待着命令。

    在对面,蒙古人的汉人仆从军列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他们方阵的纵深极大,远比陈宪前后两个营,只有十几排纵深要深的多。

    对面方阵前排是一排刀牌手,刀牌手后面是七八排纵深的长枪手,长枪手身后则是纵深更大的弓弩手。

    对面方阵纵深虽然比陈宪这边大的多,但因为对方人数远比陈宪要多,所以上方军阵的宽度倒基本相似。

    方阵的左翼是汉人仆从军的骑兵部队,这些骑兵部队分成了大小两部分,小的一部分只有千余人,紧靠着步兵方阵列队,这些骑兵都骑着高头大马,无论人马都披着密不透风的铁甲,如同一个个铁塔,他们是人马具装的铁浮屠。

    在铁浮屠左侧,是人数大约五六千人的人披甲,马不披甲的甲骑,也即是金人贯称的拐子马。

    蒙古骑兵并没有和他们的汉人仆从军列阵一处,而是在仆从军大阵后方大约一里多处伺机。

    在步兵方阵的右翼,是一排大约三十多辆马车,马车后面也拖拽着和陈宪的炮车差不多的车子,车子上驾着一车子门门黑沉沉的铁炮。

    通过望远镜,陈宪发现,这些铁炮都箍着密集的铁箍。

    这种大炮是完颜平涛将自己仿制的大炮献给金国朝廷后,又从金国朝廷手中扩散出去的铸炮技术所铸造的大炮。

    这种大炮大小看着和陈宪的七斤炮相似,但实际上,口径只相当于一斤炮多一些,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远不能和陈宪的铜炮相提并论。

    观察了一会,陈宪向炮兵阵地传去命令,火炮的第一优先目标为对方大炮。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