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东庄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必当重谢姐姐。”

    吴姓使女笑道:“这是小事,我这就去准备。”

    等到吴姓使女离开,陈宪动手将背在背后的木箱和绑在木箱上头盔,背包卸下来放在桌上,他看着这堆东西,想了想,又将它们绑好背回了背上。

    这堆东西是陈宪目前唯一的财产,也是他安身立命唯一的资本,绝对不容有失,一会他要去洗澡,却不放心将这些东西就这么放在客房里。

    陈宪等了大约有半个小时,刚才那吴姓使女敲门进来,对陈宪说道:“陈壮士,热水和干净衣物已经准备妥当,随我来吧。”

    陈宪忙拱手道:“多谢吴姐姐,请前边带路”

    那使女见陈宪不愿放下行李,也没有多说什么,带着他离开客房,穿过院子,来到左侧的一间厢房中。

    只见这里已经准备了一个大木桶,木桶里装满了冒着蒸汽的热水,旁边有个小方桌,桌上放着一套折好的衣裳和一个瓷碟,瓷碟里放着一块紫红色的圆球,不知何物。

    吴姓使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便转身离开,顺手将大门拉上。

    陈宪将背后捆在一起的行李卸了下来,又将身上的甲衣一件件的脱了下来……

    钻进将近一米深的浴桶之中,陈宪舒服的差点呻吟出来。

    搓洗了一会,陈宪习惯性的想要找香皂来用,这时候才想起他此时正身在宋朝,根本没有香皂这东西。

    就在陈宪忍不住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感到悲哀的时候,他突然看到那个和干净衣服放在一起的紫红色圆球,心中一动,将那圆球从瓷碟中拿起来。

    这东西拿在沾水的手里有点滑溜溜的感觉,放在鼻端轻轻一闻,竟然有那么几分香皂的味道。

    陈宪尝试着将疙瘩往身上涂抹,竟然和香皂抹在身上的感觉极像。

    发现宋朝也有类似香皂的东西,陈宪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实际上陈宪不知道的是,这东西还真叫香皂,乃是将皂荚捣碎后和豆粉以及各种香料香草混合凝结后搓揉而成。

    最好的香皂叫肥皂,这是因为,皂角有各种不同的品种,其中最好的一种叫做肥皂荚,用肥皂荚制作的香皂自然就叫做肥皂。

    用香皂将全身上下洗了一遍,陈宪又将换下的内衣放在浴缸里搓洗了一番。

    在浴缸旁边还放着两个装着热水的木桶,应该是让人最后冲洗身体用的。

    陈宪看着木桶和里面的木勺,犹豫着是不是就站在浴桶外面冲洗,这时候他发现在浴桶下面有一个木塞,木塞下面有一个青砖砌成的沟渠,从墙角通往屋外,不用说就是浴桶的排水沟。

    陈宪放掉浴桶中的水,又用小木桶里的清水将自己冲洗干净,又投洗了衣服。

    穿衣服时陈宪犯了难,吴姓使女给他准备的是一套麻布短衣,这套衣服虽然洗的干净,但明显是旧衣服,别人的内衣裤陈宪实在穿不下去。

    想了片刻,陈宪从背包里拿出自己之前穿盔甲时脱下的牛仔外套当做内衣穿上,之后又将麻布短衣的外衣穿在外面。

    别别扭扭的穿好了衣服,陈宪抱着行礼回到了自己的客房。

    回到内间卧室,陈宪将一张椅子搬到后窗前,将支窗户的棍子横在椅子背和窗户之间,将内衣晾了起来。

    回到客房不久,吴姓使女便送来了下午饭,陈宪打开食盒一看,却是一叠四个面饼,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外加一大罐伴着肉末和碎菜的小米粥。

    面饼看上去像是烤出来的,有点像馕饼,但比馕饼小一些,看上去似乎很好吃的样子。

    陈宪将罐里的菜肉粥盛到食盒里准备好的空碗里,喝了一口,小米的香甜,肉的鲜美,再加上淡淡的蔬菜味道和淡淡的咸味,味道竟然相当不赖。

    陈宪本来还在为肠胃担心,担心自己吃不惯这个时代的饭食,这下他顿时放心了。

    他又拿起一块饼子吃了一口,味道和后世的馕饼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陈宪不知道的是,馕饼这东西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晋朝就已经传入了中原,被称为“胡饼”。

    已经吃了五天缺盐少油的烤肉烤鱼后,这样的正常食物对陈宪来说简直就是美味,他唏哩呼噜就将四个胡饼一大罐菜肉粥吃的干干净净。

    半个小时后,吴姓使女来收走了食盒。

    吃饱喝足,陈宪又无处可去,只能在院子里散步,也没人来理他。

    转了大半个小时,感觉已经消了食,陈宪便回到客房卧室里倒头睡去。

    这五天来,陈宪翻山越岭疲惫不堪不说,每晚都不敢踏实睡觉,早就又累又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