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六章:屠杀,驱逐,动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宪也不能把杨家都给驱逐了,他还用得上这家人,既然无法驱逐杨家人,那再多一个赵去非也就无所谓了,所以此人自此就留在了东庄子。

    这次为了和完颜承涛取得联系,陈宪从杨员外那里要来了赵去非,以重赏说动赵去非替他去东平府,想办法和完颜承涛取得联系。

    陈宪这也是病急乱投医,他认识的金国上层人士,除了完颜平涛,完全就没有第二个,其实说陈宪认识完颜平涛,都有些牵强,他们只是在敌对的战场上,远远的照过一面而已。

    不过,通过战场的接触,加上情报小组从白家打探出来的一些消息,陈宪分析,这位完颜平涛应该是个有远见的人物。

    如果完颜平涛足够聪明和冷静,那他应该能看出,陈宪提出来的交易计划,对双方都有很大好处。

    陈宪雇佣赵去飞,就是为了利用他在官场上的关系,尝试着接触完颜平涛,

    赵去非没有让陈宪失望,去了两个多月后,终于带回了好消息,正好赶上了陈宪生产力大幅增长。

    为了将陈宪的意图转达给完颜承涛,赵去非通过往日的同僚,买通了完颜承涛手下的一个猛安勃极烈,这才将陈宪的亲笔信送到了完颜承涛的手里。

    完颜承涛看过陈宪的信之后,没有犹豫太久,就派白世杰跟着赵去非前往莱芜,和陈宪接触。

    大约半年前,成吉思汗断绝了和金国的朝贡,两国进入了紧张状态。

    金国人对于蒙古的崛起也并非一无所知,这些年蒙古人对金国边境的劫掠从来就没有断过,早在章宗年间,金人就在西北边境修建了界壕,就是为了防御日渐强盛的蒙古人。

    所以,当蒙古大汗对金国表现出敌意的时候,金国人也立即加强了针对蒙古草原的防御。

    完颜平涛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被调到了中都北边的昌州驻守。

    在这半年里,完颜平涛手下的骑兵多次和蒙古人的侦查骑兵交锋,交锋的结果让人沮丧。

    蒙古骑兵远比完颜平涛手下的“乣军”更勇猛,更善射,更有攻击性,他们使用的弓也远比乣军普遍使用的六斗弓强的多,在五十步以内的距离,使用破甲重箭,铁甲都能射穿。

    双方交手,没有三五倍的人数优势,他手下的乣军都不敢跟蒙古侦骑正面交锋,哪怕有三五倍的人数优势,也常常吃败仗。

    反观金军自己,因为本族骑兵衰落,而不得不依靠乣军骑兵,这些外族骑兵三心二意,边境上原本依附金国的契丹人,蒙古人正在纷纷离去,投入成吉思汗的麾下。

    金国的步兵部队,大多由汉人组成,这些军队装备简陋,训练不足,指望他们挡住蒙古人的骑兵,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来的希望大一些。

    尽管完颜平涛这一年多来,拼命的整军备战,但他的努力在大势之下,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相对于金蒙两国漫长的边境线,区区四五千人,完全是杯水车薪。

    完颜平涛很快就不得不意识到,在大草原上,依靠不靠谱的乣军,金国人很难和蒙古人争雄。

    意识到草原不可守的时候,完颜平涛自然而然的想到,金国在昌州北方草原上的两个养着十多万匹马的大牧场可能很快就要不属于金国了。

    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当他看到陈宪信中提出用盔甲武器换取马匹的提议的时候,完颜平涛一下子就动心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