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章:新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北沟河从北边的一块台地上倾泻而下,在新庄子八十米的范围内,差不多有七八米的落差。

    整个东庄子的地基都是倾斜的,这是陈老甲对陈宪选址最不解的地方,不过当时情况微妙,大家只想将庄子建好,也没人不开眼的去质疑陈宪的选址。

    西边的响水弯水能情况比北沟河还要好,其水量比北沟大,地势落差也比北沟大的多,特别是在响水河离开响水弯沟口的一段,百米之内,落差有将近三十米,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仔细观察过响水弯沟口的地形后,陈宪发现,这里如果能修一座小水库,不但能加大水能,而且能够灌溉数千亩的良田。

    不过,以陈宪目前的技术积累,修建水库,无疑是痴人说梦,他只能放下这个心思。

    响水弯沟口是一个喇叭口形的斜坡,出口端宽约五十米左右,深入沟口百多米之后,宽度缩减到三十多米,响水河贴着山谷东侧山脚下的河沟奔涌而出,流入平原后,水流迅速减缓。

    陈宪打算就在距离沟口百米左右建一座庄子,为了防御洪水,庄子的方位并不是采取正南正北,而是转了一个四十五度的角度,将庄子的一个角对准沟口,从这个对准沟口的角延伸出一个三十米宽的通道直通沟口。

    水力工厂被修建在北沟沟口的喇叭口斜坡上,整个工厂呈三角形,就像一个楔子楔入沟口。

    陈宪打算在喇叭口最上端修一个简单的拦河坝,然后在西侧山脚下再挖通一条河沟,让响水河一分为二,这样就能修建两条水轮线。

    为了防御山洪,陈宪打算在水力工厂北端,用石头修建一个三角形的实心防水墩台,水力工厂两侧修建两条两米宽,三米高的防水石墙,在石墙两边,各出十多米宽的河沟,作为山洪倾泻的通道。

    这个庄子的设计虽然有些冒险,可一旦建成,其水能足可以达到现在新庄子水力工厂的三到五倍。

    相比响水河,青崖河的水能就差的多。

    青崖河上游的青崖沟出口附近几里之内,地势都比较平缓,河水出沟之后,一路上也是一马平川,缓缓流淌,几乎没有什么蓄能。

    不过,陈宪经过一番查看,还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在青涯河出山谷后大约四五里的地方,有一处低矮的山梁挡在河流前方,在这里,青涯河拐了个弯,从侧面一条沟壑中绕过了山梁。

    陈宪通过考察,发现,如果能将这个沟壑堵住,就能在山梁北边形成一个数十亩大小,五六米深的小水库。

    沟壑最窄处不过二十几米,拦截的难度和工程量都不算大。

    形成小水库后,只需要在山梁上挖开沟渠,就能形成几条落差超过二十米的动力沟渠。

    陈宪经过一番观察后发现,这个小水库如果能建成,再配合一些沟渠,还可以形成一套灌溉系统,至少可以把南边下游上千亩甚至数千亩地变成水浇地。

    经过一番计算后,陈宪下决心修建水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