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五章:铸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陈宪还规定,普通的金银不能直接在市场流通,但金银持有者可以用金银去银行兑换出和金银价格等价的金银币。

    总的来说,铸造金银币的利润要比铸造铜币的暴利要小得多。

    陈宪将铸币厂的巨额暴利都投入到各地的基础建设当中去。

    但在将新币投入市场时,陈宪也也掌握着分寸,他时刻关注着各地的物价涨幅……

    除了加强各地基础建设这个对内手段,来帮助水泥厂的消化,陈宪还动用了对外的手段。

    那就是战争。

    国内局势稍微稳定下来,陈宪迫不及待的发动了针对金国的战争。

    这些年来,陈宪已经习惯了当自己的财政发生困难时,就通过战争来掠夺财富这样的财政问题解决方案。

    但陈宪这次发动对金国的战争,掠夺财富只是顺带的目的。

    自从一年前收到蒙古帝国内部那巨大变化的情报,陈宪就一直想要动手打断这种变化,但奈何当时他所主导的国内政治变革也到了紧要关头,他实在腾不出手来。

    此时他刚刚稳定了国内形势,就迫不及待的发动了对金战争,就是为了将蒙古帝国拖入到战争中来。

    自从收到蒙古帝国变革消息之后,陈宪就加强了对蒙古帝国内部情报的关注度,所以,蒙古人的一系列军事改革,陈宪也都知道。

    对于蒙古人的那一系列军事改革,陈宪最担心的只有其中一件,蒙古人已经制造出的能够用来野战的九斤铜炮和相应的炮车。

    拿破仑将十二磅炮称为“漂亮女孩”,由此可见他对这种大炮的钟爱,十二磅炮可以说是野战炮的最佳口径,口径缩小,杀伤力不足,口径继续扩大,就会因为太重而丧失野战性能。

    如果蒙古人制造的野战九斤炮(换算成磅数,大约就是十二磅多)性能能达到陈宪十二磅炮的九成,那在战场上,陈宪在火炮技术上,就不再有太多的优势。

    考虑到这两年内,国内失踪的工匠,军官的数量,陈宪无奈的认为,蒙古人九斤野战炮性能接近他们的可能性应该非常高。

    陈宪最担心的是蒙古人自制的九斤野战炮,而他最佩服的则是蒙古人去除了汉军身上那笨重无用的布面甲。

    其实陈宪也早就打算要全面去除步兵身上的盔甲,但因为遭到全军上下的反对,而不得不作罢。

    所以此时他的步兵身上还保留着大檐钢盔和保护胸腔的半胸甲,为了让这两种盔甲在子弹面前能起到一些作用,它们都被制造的十分厚重。

    蒙古人对汉军骑兵的改进也显得相当的专业,去除了沉重的盔甲,却保留了长枪,又配备了燧发枪,改进后的蒙古汉军骑兵显然既能夹枪冲锋,又能下马用火枪步战。

    这不就是后世哥萨克的装备模式吗!

    ……

    这些年发生变革的不仅仅是蒙古人,还有宋国,金国和北金国。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