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章:垂死挣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毫米厚,而且厚度不均匀的铁板压轧成一到两毫米厚的薄铁板,需要十几次压轧,中间还要退火两次。

    和现代轧钢机比起来,这效率低的可怜,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相当了不得,一台机器,一天能生产十多平米的薄铁皮。

    薄铁皮可以用铁皮剪刀直接裁剪成扎甲甲片。

    接下来,甲片经过冲孔和打磨两道工序后,再经过批量的渗碳淬火处理,就能穿编扎甲了。

    为了给甲片冲孔,陈宪专门开发了一套杠杆原理的手动冲孔机,这种冲孔机其实就是一个大钳子,大钳子的一根柄被固定在支架上,另外一根柄可以活动,钳子的咬合口上,上口是一个锥形的上模,下面是一个圆孔。

    这个冲孔机需要两个操作,一个人专门负责压钳子,另外一个拿着一个小镊子,将甲片放入钳子的咬合口中,在钳子的咬合口一侧还有定位的挡板,以保持冲孔尺寸的一致性。

    冲孔后的甲片需要经过打磨工序,不但要去掉甲片四周的毛刺,还要用圆锉去掉孔内的毛刺,以免降低扎甲编制绳的寿命。

    编制甲片这活陈宪以前亲自做过,毕竟他的农家乐最赚钱的两个副业之一就是制作盔甲。

    他将自己那套盔甲拆开作为样本,分发给几个编织小组,每个小组完成其中一部分。

    其实扎甲分拆成几个部件后,每个部件都很简单。

    人多力量大,有了足够的零部件(甲片)供应,他手下一两百人分工合作,短短十来天时间,就出产了三十多套扎甲。

    除了扎甲,这群斧枪手还带着陈宪头盔,铁靴和铁手套的仿制品。

    带面甲的头盔,铁靴,铁手套,陈宪一直在抽空做,但这三样东西成本比较高,这一年多来,他手中的事情也比较多,所以产量不高,不过好在他已经教出了一批徒弟,以后就有源源不断的这些产品了,而且随着他掌握的工艺水平的提高,比如轧铁机,水里锻锤等工具的出现,生产这些东西的效率也在不停的提升。

    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东西的生产分拆开来,形成多工序分工合作,不断提高效率。

    这群斧枪手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除了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外,还因为他们穿着这样一套几乎快赶上现代hmb(中世纪格斗)比赛行头的装备。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陈宪还没有开发出锁子甲,这些装备的防御全面性还稍有不足……

    等到彭义斌麾下的头目们冲到这群斧枪手的跟前的时候就有些傻眼,这群家伙穿的盔甲连脸,手都遮住,几乎丝毫不漏,对这样的对手,他们手中的大枪,眉尖刀等武器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这群头目中,有人倒是配备了骨朵之类的破甲兵器,但都是短兵器,可对面这群变态手中一水的都是长柄榔头,这还怎么打?

    不打也不行了,这一交手,就是一面倒,武技双方相差不多,少年们经验虽然差,但胜在不怕死,敢拼“命”,对方虽然经验老道,但禁不住对面容错率高啊!他们剁别人一刀,没事,对面斧枪砸一下不死也重伤……

    等到另外一队斧枪兵冲上来的时候,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