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孔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那山名叫六弥山,山的四面环着山,左边一座山,右边一座山,前面是个大村庄,后面是一片大荒林。

    六弥山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从前面的村庄向山顶望去,山顶似是被仙气云层笼罩,腾云驾雾一般被掩藏着,山体巍峨,高耸入云,满山一片葱茏,一看就是修仙得道,风水绝佳的宝地。

    六弥山旁边的两座山则矮了许多,还不到六弥山的山腰,但这两座山也十分出名,相传是曾经有一名神仙路过此地,连续翻过三座山,路过第一座山的时候遇上了一个千年大妖怪,那妖怪见到神仙不但不怕,还妄想要吃了神仙,好增进自己的修为,神仙与那妖怪大战了三天三夜,也并没将妖降服,反而被打成重伤,最后险险逃脱。

    神仙又进了第二座山,那山是个风水宝地,灵气充裕,神仙在山上养了七七四十九天,将与那妖怪打斗所受的伤养好,心满意足地踏上了第三座山。

    后来发生了什么,就没人知道了,有人说那神仙安然无恙地翻过了山,回到天上去了,有人说那神仙进了山后遇上了世上最厉害的凶神厉鬼,死在了山里,还有人说那山里有可以迷惑人神志的东西,神仙被迷了神志,困在山里,再也出不去了。

    后来,山下一个可以通灵的法师某一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神仙告诉他,那六弥山两边的山,一座名叫遍妖山,一座名叫不妖山。

    第二天村里的人们听说了此事,神情激动地跑到三座山前,问法师道:“哪座山是遍妖山?哪座山是不妖山?”

    法师摇头晃脑答:“左边那座是遍妖山,右边那座是不妖山。”

    村民们又问了:“是面对着山的左右,还是背对着山的左右?”

    法师:“这……”

    众人又摸不着头脑了,神仙为什么不说南面北面,非说左面右面呢?

    哦,神仙竟然也有不分东南西北的。

    最后,村民们在一起商量了商量,最终决定将面对着山时,左边那座山当做遍妖山,右边那座叫不妖山。

    六弥山的背后是一大片荒林,传说那里曾经是一片乱葬岗,因为煞气太重,所以林子里的木头都死了,远远望过去是黑压压的一群扭曲的枯木,但没人敢靠近过。

    那风水宝地,人间仙境的六弥山,就被妖气横生的两座山和煞气深重的林环抱着。

    六弥山的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绿,整座山都被茂密的大树笼罩着,山上共修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级石阶,石阶的尽头,仙气缭绕的山顶,坐落着一个威武清静的寺庙。

    那寺名叫不恕寺,相传寺里有三宝,权岂住持,阚海和尚和远情大师。

    寺里大名鼎鼎的主持,法号权岂,相传是一名得道了的高僧,有着花白的胡子和眉毛,长长的垂在脸上。

    阚海和尚是个痴人,是二十多年前,权岂住持下山游历的时候,不知从哪里捡来的,那时候他只是个四五岁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不知道自己家在何处,年龄几许,刚到山上来的时候,从早到晚,逢人遍问一句话——

    “海在哪?”

    权岂将他领回庙里半个月,庙里的小和尚和山下的村民都说他是捡了个傻子回来,权岂住持却笑眯眯地摸了摸那痴儿的头说道:“这孩子不傻,只是太痴,痴,说明有佛缘。”说完,慈爱地看着那傻呆呆的小孩。

    小孩也傻呆呆地回望着他,半晌,他痴痴问道:“海在哪?”

    众人骇然,这明明就是个傻子嘛!

    权岂住持却不恼,仍和蔼可亲地说道:“你那么喜欢海,以后便叫阚海吧。”

    阚海长到八岁的时候,权岂让他下山化缘,那是他第一次单独下山去化缘,庙里的僧人都以为凭那孩子的痴傻劲儿,一定会被人随便指个方向就跑不回来了。

    众人从早等到晚,果然,阚海没回来。

    到了子时,那痴儿竟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抱回来一个婴儿,众人问他这婴儿在哪捡的,阚海却回答:

    “海在哪?”

    ……

    权岂住持见了那婴儿,不知为何觉得十分投缘,二话不说便将他留在庙中,还赐名“远情”,远离尘世,脱离情爱的意思。

    权岂是这么说的:“这孩子慧根早种,眉目生情,出家之人最忌用情,你便起名叫远情吧。”

    众人不忿,为什么这孩子有如此正经中听的名字,阚海的名字却如此粗暴呢?

    事实证明权岂是对的。

    远情一天天长大,从婴儿长成稚子,再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年,这孩子越长越俊俏美貌,一张脸生的如画般悠远清丽,眉目多情却冷淡,飘飘如谪仙,凌凌似君子。

    不仅如此,远情从小悟性便极高,参道比大自己八九岁的阚海都早,今年才十六岁,已经被人称作大师,而阚海还是个和尚。

    山下的村姑最喜欢远情,每个月远情下山化缘,姑娘们最常做的就是扎堆凑在一块儿,躲在一处兴奋艳羡地偷瞧那生的比女人还俊美,气质却如冰霜般凌冽的光头和尚,倘若那和尚漠然的眸子不经意扫她们一眼,她们便满脸通红,自惭形秽地溜远。

    远情八岁那一年,曾有一个算命的登山拜佛,众人奇了,算命的拜佛,那不是业务冲突吗?

    但是山上的僧人们何曾见过这等奇人,待那算命的拜完了佛,便纷纷缠着他给自己算算命,看看指纹,唯有两个人不愿意算。

    一个是远情,八岁的小远情不食人间烟火地说道:“人的命在于运的发展规律,算有何用?一心向善积德,命就不会亏待你。”

    另一个是阚海,阚海傻呆呆地说:“海在哪?”

    ……

    最后,那算命的还是抓着这两个小奇葩把命给算了。

    “呀,这位小兄弟,”那算命的衣着邋遢,身材枯瘦,活像个没偷着鸡的黄鼠狼,拉着八岁的小远情说:“你是个神缘人,上辈子原是要飞升的,只是死得太早,还没等飞升就英年早逝了……”

    黄鼠狼自顾自掐指算了半晌,“你这福泽还没消受……按理说,应该就给你累到这一世了……小兄弟,如果我没算错的话,你只要能活到十九岁,便可以飞升了!”

    至于阚海,那算命的拉着阚海左看右看,不愿再看,最后把住持偷偷叫了过去,至于说了什么,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全世界都把阚海当傻子,小远情却从不这么觉得。

    远情从小就对这个把他捡回来的傻师哥颇为依赖,阚海也最疼他,远情从小跟权岂学写字,念诗词经文,学会了便要教给他的傻师哥,傻师哥别人怎么教都不爱听,偏偏这个比他小八岁的师弟,他还能听进去。

    于是八岁的稚子教一个十六岁的傻少年看书写字,便成了不恕寺的一个奇景,远情就这样拉扯着他的师兄长大,慢慢的,阚海好像也没那么不正常了,最起码可以跟人交流说话,不再每天只是逮人就问海在哪了。

    寺庙很大,里面统共住着的僧人不到百人,但香火从来不断,一半是来自山下的女人们。但一到冬天便会少很多——天气太冷,女人们那点色意也被家里的火炉烤化了。

    远情十六岁那年的冬天,庙里的香火断了好几次了,权岂住持裹着厚厚的僧服,盖住了穿在里面的村里人送的大花棉袄,若有所思地盯着那寂寥的香火沉思了许久,把远情叫到禅室。

    权岂满脸忧愁,脸上全是沟横纵壑的褶子,对远情说道:“远情啊,你也有十六了,再过三个多月,便满十七了,可以起个法号了——你最近想想起个什么法号,想好了告诉为师。”

    远情低垂着眉眼说道:“是,弟子记下了。”

    两个和尚一阵沉默后,权岂干咳一声,有些为难地说道:“等……等你有了法号,便可以去知问小屋传教答疑了,不若……不若过两天就去吧。”

    不恕寺的主寺庙后,有一个知问小屋,是权岂设下的,屋很小,只能容下二人对坐,屋里没有椅子,只有两个蒲团,两个蒲团中间拉了一块黑色的布帘,将那原本就不大的区域分成两半,屋子角落放了一个小小的木桌,案上放着一支笔和几张纸。

    权岂建起知问小屋的初衷,是为了给那些心有苦处的人倾诉,答疑之用,只有大师才能去帮人传教答疑,故一直只有权岂一人在用。

    远情参道本就很早,小小年纪就已当得了一句大师,奈何年龄太小,且妇女拥簇极高,权岂一直没让他去知问小屋,如今这大冷天,香火危急之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其心昭然若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