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菩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举得起刀剑。

    于是流民越来越多,已经苟延残喘的远安一夜之间坠入谷底,百姓无粮,涌入皇都。

    但皇都的粮库也并不是取之不尽,远安皇帝一道诏令,皇都就此封城。

    从此,流民们在饥寒交迫中绝望等死,皇都人民在尚且能自足的存粮里吃一顿少一顿。

    到今日,便成了长俟看到的模样。

    国师说完,四下沉默。一阵清风自山野间吹来,吹过一片自欺欺人的欣欣向荣。

    国师干笑了两声,干巴巴道:“不过,近来,那个什么,匪徒暴民倒是越来越少了,粮食不够嘛……呵,呵。”

    ……

    长俟脸上无甚表情,语气也淡淡的,开口说话却扎了人:“听起来可真安全。”

    姬自牧不痛不痒地附和:“蝗虫该记一功。”

    一直未开口的灰袍神君抬起眼眸,看了四周一眼,神情有些复杂。

    那国师自己尴尬完了,才想到一伙人还站在荒郊野外说话,他踌躇片刻,道:“各位别站在此地说话了,不如去我那儿落脚吧?”

    姬自牧不置可否,点点头。那穿白色暗纹袍的神君开了口:“我们两个就不去了,”他对长俟行了个礼,“我们事已毕,不留了,二位仙友最好也不要过多逗留,处理了事,早早离去的好。”

    长俟点头,回了个礼。那位神君看着国师道:“世道如此,对于百姓来说,天灾和人祸,蝗灾和战乱,”他笑了笑,“又有什么区别呢?”

    说完,他看了身边的灰袍神君一眼,广袖一挥,踏风而上,脚边白光骤现,随即飞天而去了。

    那灰袍神君望了望天,又望了望地。忽然不甚明显地笑了,那笑容说不上高兴,也说不上难过。

    他左右看看,而后忽然把两手一摊。

    这个动作做出来的瞬间,长俟心中莫名紧了一下。x www.x m.x

    他摊开双掌的模样看起来十分豁达洒脱,但又透出隐隐的无奈和迷惑。他的表情淡淡,如对世事都已通透,眼中却有遮盖不住的落寞。

    之后,那人负手而立,随着上一个神君乘风而去了。

    国师见到此景,心中大惊,忙不迭下跪俯首,口中大喊:“神仙!是神仙降世!”小厮和官兵在身后也跪倒一片,诚惶诚恐。

    姬自牧望着二人离去的方向,轻轻眯起了眼。

    尽管皇都已经不复以往,但皇都里的景象与周边的破败城池仍然处在完全不同的境遇,街上仍有商贩集市,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是他们不再以银钱交易,而是改成了以物换物。

    一斤肉,能换三斤米。

    有稚子走在街上,嘴馋路边一袋蜜饯,哭着闹着要吃,怎么劝也不走。长俟见那孩子的父亲无法,最后还是将肩上刚换来的十斤大米卸下,称了半斤,换了半袋蜜糖。

    城里的孩子们还能用几滴眼泪换半袋蜜饯,殊不知隔着一道城墙,有无数流民正面对着遍地饿殍和同类的箭矢,乞求得到一口救命的粮食。

    行至皇都最中心处,直冲皇宫大门的大道中间,有座巨大的石像,石像的底座便足有到人肩这么高,底座上,有两座高耸的石雕,石雕比周围的房屋还要高,站在下面仰望的时候,能感受到让人心颤的磅礴。

    那两个石雕一个是老人模样,一个是少年模样。均穿着铁甲,手握长剑,看打扮应是两个将军。

    老将军的石像盘膝而坐,石头刻成的五官有些模糊,但能看清此人双目平稳坚毅,目视前方,眼神炯炯。他膝头横放一把重剑,虽为石像,却能从那人挺直脊背中,让人感受到一股肃穆的庄严。

    在那人身后,那位少年将军的石像,却是站着的。但他的脊梁并不挺直,甚至微微有些弯曲,那少年右手握着重剑,剑尖扎入地面一寸,他的手堪堪撑在那剑的剑柄上,看起来像是在借剑苦苦支撑着站立的,他的头微微低垂,待长俟走近了,才发现那少年双目紧闭,沉静的面庞却隐约透了淡淡笑意。

    那底座之上,苍劲地刻着“尉迟”两个大字。

    国师的轿辇停在石像旁,那老头撩起帘子仰望着高耸的石像,目光明亮向往。

    国师开口道:“小哥哥,这就是我说的,承了神寓的两位将军。”他指着那个老人,“这是尉迟爷爷”而后,他指着少年石像:“这就是你,你当年的名字,叫尉迟消。”

    姬自牧抱臂仰头看着那少年石像,神色不明。长俟却是顿时恍然大悟了。

    那让人恶寒的称呼原来是误会一场——人家叫的是消哥哥。

    怪不得有口音……

    长俟抬头,仔细打量着那少年人的模样,但只能模糊分辨出五官,石像刻画人总是有些抽象的,饶是长俟本人站在这里,也无法让人看出什么相似的端倪。

    国师自己看够了,才又钻进轿辇,“消哥哥,你们随我来。”

    熙熙攘攘的街上,在众人对这十分惹眼的二位俊俏公子打量的目光下,长俟和姬自牧随着轿辇,慢悠悠向皇宫而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