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的老公是权臣40(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为了争一口气让百姓们流离失所、在战争中凄惨死去真的不是理智行为,何况在方腊之乱后,举国经济凋敝,根本没有庞大的财力来支撑军费支出国家不是强制征兵,对入伍的官兵,通常赡养终生,士兵有俸禄,官兵即便退伍,国家也要给钱给地给粮。伤残军人则由国家养老,而且连年的战争使得民生凋敝,朝廷缺兵少粮,就算拼劲全力招从流民、盗贼从军,凑成的也只是一盘散沙,没什么战斗力。岳飞、韩国忠等将领是很厉害,但也无法扭转敌强我弱的形势。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议和更符合当前国家利益。

    但她是这么想的,秦会之是这么想的,皇帝是这么想的,民众和将领大臣们却不一定这么想,受长此以往的教育影响,大宋人民多有士大夫精神,多爱惜羽翼,珍惜名节,以下为己任,宁死也不肯屈服,举国一心抗敌洗辱。若他们提出议和,人们会感到羞辱,甚至会他们下跪臣服于金人。

    主张议和会受到非议,不议和又打不过人家……

    此时,她想到了岳飞和赵构。

    究根结底,岳飞的死固然与秦会之的迫害有直接关联,但根源是赵构这位官家的自私功利,秦会之不过是个赵构提拔起来的、以权势利益交换的巨大背锅侠。赵构时刻都想着迎回在金国的生母韦氏,对恢复中原意兴阑珊,更担心哥哥赵桓回来后会危及自己的地位,早已主张罢兵议和,而岳飞这个主战派嚷嚷着要杀敌报国,破坏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点安逸,赵构本就看他不顺眼,又见民间极为推崇岳飞,更担心他威胁自己的统治,正巧秦会之在他面前黑了一把岳飞,他哪能不顺水推舟促成这事?

    总而言之,秦会之只是一个背锅侠,赵构不想背上投降卖国的名声,便主动提拔秦会之这个主和派,给他权势地位利益,借此来给他阻挡黎民百姓的唾骂声,让人们不提官家昏庸而奸臣当道,蒙蔽圣上……秦会之不看重名节只关注利益,赵构甘愿让权来保名声,不过是一场利益交换罢了,双方都很明白。

    ……所以,她要怎么做呢?她应该跟随秦会之迎合赵构心意,主张议和,还是自立门户,利用前几世学来的知识,去拼一场虚无缥缈的胜利呢?

    她站在窗前,苦思不得其解,现在是春秋替换之际,蝉鸣声此起彼伏,叫得她心烦,索性坐回书案边,执笔在纸上写字,梳理思绪,不一会儿,她双眼一亮,眉开眼笑,有了答案。(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我的目的是洗白,若秦会之只是促成宋金合议,不残害忠良,不排除异己,不为了弄权提拔亲戚朋友只要是智力健全肢体健全的人都弄上高位,那他的黑点也不多,若是她的话,她只要不跟秦会之东窗议事,不撺掇他杀掉岳飞就行了。

    至于好名声嘛,有了钱和权势之后还怕得不到吗?若秦会之想做恶事,她就劝一劝,若遇人祸灾,她就当个仗义疏财、救苦救难的好人……活了几辈子,她自信能把自己漂成一张白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