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七十二候有玄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同时,还有很多农谚。

    关于节气,李乾宸前世自古以来也流传了很多农谚,比如: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雷打秋,冬半收;

    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

    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妇,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寒露麦,霜降豆;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

    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

    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李乾宸前世,在上古时代,人们定天象、法地仪,观象授时,创制历法与易书等,文明肇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干支,即摄提,历史悠久,深奥莫测,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干支在上古时代或远古已订立,“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其基本内容。据文献记述,东玄中原地区在商时已出现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名称,周时期出现了八个节气名称。乾代是东华州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二十四个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在公元前二十世纪,陶寺遗址时期,东华玄原地区已使用圭表测影法。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