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先登斗白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鞠义的战术指导思想很简单:因器制宜,挫敌锋锐,应时而动。

    简单且有效,这是领兵者要尽量遵守的原则,人多你还玩花样,很容易就会乱了套。

    因器制宜中的器指的就是踏张弩,这可是步军对骑兵的大杀器。

    踏张弩,意思就是要用脚踏住弓臂才能拉开的硬弩,一般都在六石以上,杀伤力和穿透力自然远胜于长弓。

    那个时期的弓弩,都是以石来作为衡量标准,汉朝时候的一石约相当于三十一公斤。

    白马义从的长弓多半都是一石到二石的样子,并不足以穿透蒙了几层牛皮的厚木盾,先登营的硬弩却足以射穿马腹和骑士身上的扎甲。

    鞠义令弩手事先上好了弓弦,更是解决了弩箭射速不如长弓的问题。

    射人先射马!

    一千二百具踏弩,三百人齐射,头两轮箭雨便落在白马义从的前阵,射倒了大匹战马,成功地实现了降低轻骑兵马速的战略目标。

    骑兵突阵,靠的就是马速,全速跑起来的战马,别说厚木盾,千斤以上的重物都能一撞而开。

    鞠义将射程控制在两百步左右,时机刚好卡在骑兵最后一轮加速之时。

    白马义从久经战阵,马速虽然被阻,却也顺势向两翼散开,换成了原本最擅长的游骑战术。

    冲阵其实本来是厚甲重骑兵的事情。

    公孙瓒这些年屡战屡胜,心态有些飘了,没把人数远少于三千白马义众的八百先登放在眼中,直接就让轻骑兵冲上去了,自然难免被沉着应对的鞠义挫了锐气。

    先登营三百弩手后面两轮弩箭射的是骑兵中阵,以扰乱骑兵阵型和杀伤为目的。

    义从在箭雨之下扑倒了几百骑,但是阵型却仍然还算完整——毕竟是百战之兵,又以善骑射闻名,自然不会被一击而溃。

    两军第一轮弓弩交锋,鞠义占了不少便宜,共计杀伤义从五六百骑,自己只付出了六七十人伤亡的代价。

    骑兵马速虽然降低了不少,但两百步距离还是须臾便至,距离近了,踏弩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鞠义早料到了这种情形,一千二百具强弩射完一轮后便令弩手尽数抛开,换上了早已备好的环首刀和钩镶盾。

    换装完成之时,义从已经纵马冲到了七十步之内。

    此其时也!

    鞠义举刀高呼:“弃盾,山呼!突!”

    厚木盾被前排三百壮士骤然向前推倒,轰然之声不绝!

    八百先登齐齐高呼怪叫,开始冲向前方,呐喊之声震动四野!

    这算是鞠义的最后一个小心思。

    鞠义是凉州人,凉州是羌人聚居之地,他受羌人影响很大,山呼这一招就是跟羌族蛮夷学的:打仗时突然齐声怪叫,吓不死你!

    轻骑不比重骑,重骑冲阵,战马披厚甲的同时多半还会被遮住眼睛和耳朵,要的就是个不受骚扰,一往无回!

    轻骑以机动灵活为要,自然不可能蒙敝战马的耳目。

    鞠义这一个盘外招算是声波和光影的双重攻击,打的还是扰敌的主意。

    厚盾山倾,以摄其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