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天下英雄,果使君与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西元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入蜀,夺得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孙权进战荆州。次年,曹操亡,子曹丕继位称帝,是为魏文帝,汉亡。又次年,刘备称帝,是为蜀汉昭烈帝。乃至孙权改年号黄龙,是为东吴大帝。后世所称蜀汉、曹魏、东吴之“三国鼎立”逐告底定。】

    刘备看向曹孙二人,心中有一把火。

    想他蹉跎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得了荆州,结果不知怎的被盟友孙权给坑了去,真是不当人子!

    还有曹操,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自己一死,儿子就自立为帝,真是乱臣贼子!

    想到这里,他怒视曹操,道“汉室何辜,你竟敢……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曹操“此丕所为,与操何干?再则,使君未见己亦称帝,为蜀汉昭烈帝乎?若言大逆不道,使君亦不遑多让!”

    刘备涨红了脸“此为谬言,备身为皇叔,忠心赤胆只为匡扶汉室,怎会做出如此自挖墙脚之事?”

    再说,我信刘,你信曹,我至多是争夺家产,你却是以下犯上,妥妥的谋逆。

    他在心里暗暗加了一句。

    曹操“……”双标狗!

    好吧,此时尚未有“双标”之说法,他的注意力也不在曹丕称帝上,而在于“次年,曹操亡。”

    如今已是建安十三年,依文字所言,他将于十二年后去世,至于如何去世,上面没说。

    以其今年五十有余之龄,十二年后当六十有余,在此乱世称得上高寿,去世也算正常。

    可问题是,谁愿意死?

    更何况,三国未平,他若一死,只怕曹丕压不住群臣,届时恐有大祸。

    曹操一度唯才是举,重用寒门之士,但官渡之战后,随着大量世家豪族来投,朝中结构早已失衡。

    他若在位,世家豪族迫于其威望,不敢有异动。可他一去,在有外敌的情况下,曹丕不得不倚重世家,使世家势力进一步扩大,届时说不得会出现“曹氏与世家共天下”之局面。

    此时的曹操,虽然已经料到自己死后曹氏会不太好过,但依然有局限,没有想到曹丕称帝,以及曹氏与夏侯后辈凋零,对北方世家尤其司马氏来说意味着什么。

    ……

    再说曹洪、曹仁与许诸。

    之前诸葛亮安排了几路人马,除了孙乾、糜竺负责迁移官眷百姓,以及赵云埋伏于新野城外,还有关羽率一千军士埋伏于白河上游、张飞一千军埋伏于博陵渡口、糜芳与刘封带二千军屯于新野城外三十里鹊尾坡。

    原计划,是赵云、糜芳、刘封、关羽、张飞各部轮番截杀,令曹军疲于奔命,最后四处溃散。

    未想,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刘备疑似被掳入城内,赵云所部没有进行追杀驱赶,而是忙于灭火。

    于是乎,曹洪三将一边奔逃,一边收拢溃兵,待糜芳引一千军士出面截杀,却发现敌军漫山遍野,至少有万众。

    糜芳“……”

    军师的卧龙之名,是种地种来的吗?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