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解释与首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后一饮而尽。

    “好!”众人都叫好道。

    “给我满上!”王胜吩咐侍者也给自己的碗倒满酒,端着碗站起来道;“高兴的日子,我也陪着你吃一碗。”说完也吃光碗中之酒。

    “我也来!”众人纷纷让侍者给自己倒满酒,也一口饮光。

    “大家都瞧着点儿,看赵光密能吃多少;旁人若想吃酒尽管和侍者吩咐,不要去那个大缸里舀酒。”李珙也端着酒杯从正座上下来,站到刘琦身旁,又笑着说了一句。

    “放心吧,我们都瞧着呢。”有人答应道。

    “把烤全羊端上来,就放在帐篷正中,有将领想吃可以自己切着吃。”李珙又对守在门前的侍者吩咐一句,然后转过头对刘琦示意。刘琦会意,端起酒杯,和他一道走出帐篷。

    帐中将领大多注意到李珙与刘琦离开,不过也没在意。李珙要去向众将士敬酒他们都知晓,都认为这只是又一个收拢人心的手段,他们又不想造反不值得在意。

    但适才被列为功劳第四的段都尉犹豫一下,却悄悄也离开帐篷。和他相熟的人知晓他不爱吃酒,以为是出去暂时躲一会儿酒,也没在意。

    但段都尉离开帐篷后立刻向李珙走去,快步走到身旁行礼道:“都护。”

    “段都尉,不,我还是称呼你本名段秀实吧。段秀实,你不在帐中吃酒,来找我作甚?”李珙忙问道。他也知晓段都尉不爱吃酒,但特意追上自己说话,显然不是来躲酒的。

    “都护,属下感谢都护将属下列为功劳第四,更感谢都护的赏赐。但,但,都护以后也不必因为属下引起争议。属下留在安西抵抗大食人也是出于对安西百姓被大食军屠戮的担忧,并非为了其他。”段秀实道。

    是的,这位段都尉就是段秀实。当初安史之乱爆发的消息传到安西后,李嗣业自然要与封常清一道带兵回中原平叛;李嗣业本人十分赏识段秀实,就要带他一并回去。

    可段秀实经过反复思考,却最终拒绝李嗣业的要求,坚持留在安西。李嗣业十分不解,但反复劝说后他仍坚持留下,也只能听之任之。

    段秀实留下后,因他文武双全,又擅长练兵,李珙于是任命他统领要被训练成精锐的士卒,并对他们进行训练。历经一年时间,他与其他将领一道将士卒练成精锐,亲自赶到河北大营向李珙禀报。随后就是他带兵来到嗢鹿州城附近,指挥将士打败大食军。

    他这番话逻辑不大通顺,但李珙听明白他想说啥了。“段秀实,你因在安西多年所以对此地与此地百姓感情深厚、是以要留下抵抗大食军、并非为了功名利禄我也知晓,但你立下功劳就应当奖赏,即使高风亮节也不应推辞。你读过书、曾被举为明经,应当知晓子贡赎牛的典故。

    至于因你是中原人士而功加一等,也仅此一次而已,之后再与大食军交战就不会因此加功,我必定公正封赏,你也不必担心再像今日这般被有些人反对。段秀实,你明白了么?”

    “属下明白了,多谢都护。”段秀实闻言又行了一礼,转身返回营寨。

    “段秀实因为被列为功劳第四心中不安?”见他离开,刘琦走到李珙身旁问道。适才李珙与段秀实说话的时候他避开了。

    “军中竟然还有这般高风亮节的人,怪不得当初会退却明经科举荐的身份。”李珙说道,侧面回答了刘琦的问话。

    “这种将领应当重用才是。”刘琦道。

    他之所以建议李珙重用段秀实,不仅仅是因为他高风亮节。刘琦前世模糊记得段秀实似乎是唐代中期一位名将,在安史之乱中也立下不少功劳。现下他虽没有赶去中原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但军事才能不会消失,一定也能在同大食国交战中展现出来,立下功劳。

    “我当然会重用他。”李珙道。开玩笑,这么高风亮节的人就算指挥才能不行,也要担负起后勤等要紧差事;不必说他指挥才能不低,在李珙看来未必比刘琦差,更值得重用。

    说完有关段秀实的事,刘琦又问道:“都护,从哪一边开始敬酒?”按照他们的计划,宴席在子时前就会结束,而按照一队一间帐篷,两万多士卒他们可敬不过来,只能有所取舍。

    “跟我来。”李珙却早有想法,说了一句话后就毫不迟疑地向东走去。刘琦看过去,心里会想哪些士卒被安排在那边,顿时对他首先要敬酒的人有所猜测,但并未说出来,只是赶忙跟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