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五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不知该怎么去跟刘禅说。

    撤是来不及了,也不能撤,只能故作无事发生。

    赵云身后的城门校尉习珍眼皮上抬,可见田信端坐在正面五步外,左手搭在左腰剑柄,食指在中兴剑、章武剑之间摆动。

    习珍之后的武官也多注意到田信的小动作,除了这点小动作外,田信再无其他举动,只是闭目呼吸,仿佛睡着。

    许多与田信并肩厮杀过的武官只觉得喉咙有些干,又与左右相熟的以目光交流,意思大概总结下来就一句话:你也这么想?

    张绍年纪小,好动,不时扭头去看田信的左手,倒是感觉不到害怕,也不以为意。x https:/m.x/

    关羽目光与黄权、王连、马良、辅匡、太常卿赖恭交流;李严、廖立、张温以及关兴、宗正卿刘豹似乎是在学习赵云,如同木偶静坐,都闭目养神,仿佛昨夜准备案牍十分疲倦,在闭目养神、休缓精力一样。

    “太子上殿”

    田信听到音乐转变,才睁开眼,打量面前一众向东北边注目的武官。

    一声钟响,礼官高唱:“群臣,拜。”

    就见文武班列向刘禅施礼:“臣等恭拜殿下。”

    “再拜!”

    “三拜!”

    待群臣三次跪拜之后,礼官才高唱:“礼毕。”

    群臣端坐,屁股坐在小腿肚子上,还停止腰背,又头低着。

    田信坐在西侧上首,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新朝初定,之前一直在打仗,现在才是第一场大朝会。

    印象中是没有繁复的跪拜、叩首礼,因为刘邦很不喜欢这种规矩……很遗憾,刘邦做了皇帝后,儒生孙叔通做的好事,重新规划、制定礼仪,让刘邦狠狠地过了一下群臣参拜的皇帝瘾,后来礼仪制度又再次得到发展。

    比起后世,汉臣上朝,跪拜之后能坐着说话,也不需要趴着说话。

    田信对跪拜的厌恶是刻在骨子里的,看到面前赵云、张苞朝刘禅所在跪拜,都觉得心里不舒服,更别说逼他本人去跪拜刘禅。

    就这一点点对跪拜的厌恶,总结下来可用一句话形容:观之不似人臣相。

    察觉有人偷瞄自己,田信目光直勾勾望过去,议郎谯周赶紧把头垂下。

    又察觉别处又目光望来,田信目光移动过去,是谏议大夫樊胄。

    迎着田信目光,樊胄微微颔首,田信嘴角翘起,樊胄微微垂头,眉目把目光挡住。

    这场朝会里,皇帝、丞相在益州;太仆卿孟达在邓国调研工作;而刘备登基时的大汉三公,许靖、糜竺、庞羲都在这个冬季里陆续病故,所以也没有三公列席。

    而大汉发展历程是坎坷的,始终找不到可以退休、养老、又够资格的人来做三公。

    田信目力过人,殿中群臣稍有异动都能落在他眼里,看的时间久了,有一种疲倦感。索性闭上眼睛,节省脑袋工作负担,用耳朵来听各种汇报。

    刘禅端坐在正位之东,群臣参拜后,他侧身询问:“今日朝廷大计,仲父可有指教?”

    关羽开口:“我有两案,还需朝中共议。一者孙权请降,二者改易邓国,以南海郡为封邑。此两案议毕,再论其他。”

    “可依仲父之言。”

    刘禅又问:“孝先兄长可有议案?”

    “并无大事。”

    田信回答后,刘禅也不问张绍,就对殿中群臣开口,语腔略有稚嫩、停顿:“诸君可就大将军之案共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