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行。至谯郡后,长平侯弃军独行,归乡守孝。可见长平侯与叛臣并无牵连,奈何受忌于朝,实难回头。”

    “臣以为当遣人游说,以示朝廷宽宏心怀。若能说动长平侯来归,关东动荡,孙权或许会生出斗志,与汉相争。”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见无人反驳,裴潜又继续说:“吴国之事,在于孙权丧气,吏士无胆。国家若能振奋其胆气,以孙权秉性,岂会俯首于汉主?”

    “颇有道理。”

    曹丕眼皮垂着,打量诸人神态变换,见刘晔欲言又止,就问:“子扬可有高论?”

    “臣有一计,恐伤天和。”

    “有伤天和?”

    曹丕呵呵做笑,声音嘶哑,不复年轻时爽朗、张狂,觉得自己笑声难听,曹丕嘴角翘着反问:“诸卿,这悠悠苍天,可知生灵和睦之事?”

    他定睛在刘晔脸上:“计出子扬,用不用在朕。伤天和者,朕也,子扬为朕出谋,何咎之有?若有天谴,朕一肩承受。”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臣以为……可遣使尊孙权为帝。”

    刘晔回答后,见曹丕怔怔盯着他,遂又说:“此举可令汉、吴生疑,吴人丧胆,此计只可拖延一时,使汉顾此失彼。”x www.x m.x

    曹丕右手搭在扶手,指尖轻轻敲击,清脆作响,思考刘晔计策的后半部。

    无非声东击西,抛出一个诱饵,引诱汉朝谋臣、能人顺着这个诱饵去思考,进而忽视身边的问题。

    然后引爆这个问题……这是个什么问题?

    曹丕细细思虑,分析大汉的结构。

    孙权这边的统治结构已经崩溃,很难重聚,不是称帝能解决的。

    汉、魏内部的结构也算不上好,长时间高频率的战争摧残下,不论朝野都非常疲倦,急需长时间休养,所以现在谁都经不起一场大败。

    而汉更为脆弱,全靠刘备的人格魅力维持着凝聚力。

    如果拖到刘备老死,刘氏家族与三恪家族之间的信赖会遭受严峻考核;其中任何一方无法取得互信,那汉帝国的结构、平衡就会崩塌。

    己方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是靠自己压着;第二是大家都是汉家背主叛臣,江东君臣能降,有认错的余地;魏国却无。

    正因为魏国还在,汉人处置吴人时,还要顾及影响,很多仇恨必须忍耐、克制。

    等到魏国投降的那一步时,汉人可不需要再顾虑什么。

    因此,哪怕自己不在了,大魏也不会轻易投降,除非等大魏元勋死绝,控制不住场面,才会投降。

    元勋不能降,等到二代、三代时,再投降的话,仇恨就淡化了,汉人处理时也不会斤斤计较。

    因此,己方退路已绝,比汉的承受能力稍高一点,可以承受一场关中之败。

    而汉呢,更无法承受一场战败。

    如果是田信、关羽领兵,导致战败,那汉军士气自此一泻千里,朝野反战情绪会压过一切,最少可得十年太平。

    如果为了均衡国内势力,让其他人领兵来战,还战败……那么汉国内部也会爆发反战情绪,兵权会自发的向田信、关羽手中靠拢,引发更严重的危机。

    兵者,国之大事也。

    看似强大的汉军,可惜关羽、田信不姓刘,很多事情就显得玩味、可笑起来。

    曹丕暗暗思索,大概猜到刘晔的计策……无非就是针对性的造谣,任何一个谣言变成预言,成为事实,那汉帝国内部就会产生对立情绪、信任危机。

    对立情绪存在一天,汉军就无法全心全意北伐。

    那自己就能高枕无忧,休息养病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