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铁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矿。

    矿山在南阳郡,南阳郡守徐祚组织山民开矿,让山民脱贫……这有什么错?

    己方握着织机、匠坊,还有许多外围富裕的人力……怎可能让人在原料上卡住喉咙?

    吕定不由想到族弟那张可能会变白的脸,也不问去哪里找替代的矿石,上前接住通行令符和文书,拱手“喏。”

    他反应的事情,转了一圈又经张温之口陈述到关姬耳朵里。

    这里的会议规模已从最初的陆议、张温、典满三人扩增到十二三人;就连待在南阳办公的徐祚也派出自己的长史常驻邓城,代表他旁听会议……仿佛一个小朝廷。

    这也没办法,遵循古制策立三恪,那就绕不过封建制、集权制的争斗。

    按着古制,三恪家族本身就是个小朝廷,自有僚属、臣工,君臣关上门议事,区别于汉朝廷,岂不是个小朝廷?

    这里是小朝廷,征北幕府是个小朝廷……各郡守征辟僚属,关上门开会,就是个小小朝廷。

    没什么好意外的,关姬只是拿回她邓国公主的封建主权力,顺带帮丈夫、儿子管理家务。

    关姬听闻后,询问“相国,武昌每月仅能供两万斤铁砂?”

    “是,铁山已然探明,不在南阳铁山之下。”

    陆议从袖子里掏出一叠折子,转递给中门前的小侍女,小侍女接住折子转递给帘子后的关姬。

    关姬翻开细细阅读,这是一份贺齐专门作出的铁山产量计划表单……现在的贺齐虽然有能力开采、粗略冶炼铁砂,可缺乏力量保护武昌铁山。

    汉军水师主力覆没后,贺齐更不敢大肆开发铁山。

    现在也无法向贺齐提供保护,所以武昌铁山的价值并不高,缺乏意义……哪怕这里的铁矿非常容易开采。

    关姬追问“若孙权得悉武昌有大铁山,可会反攻江南?”

    “殿下,孙权虽贪婪,却多计较。公上回师快则一年,迟则一年半,期间贺齐坚守,孙权难有进展。即便破贺齐进据武昌,也无力开采,更无从冶炼,锻造兵甲。”

    陆议稍稍停顿又说“江东潮湿,铁甲易锈,吏士多受其苦,故多储漆、油脂以防锈。今公上将定岭南,岭南土人产漆,今漆为我有,孙权少漆,铠甲铁器无漆则锈。”

    陆议略作解释,关姬就明白过来,吴军铁甲自然损耗较高。

    涂漆只能延缓锈蚀,无法杜绝锈蚀。

    再好的盔甲,锈蚀久了,也就成了脆铁,箭矢轻易可以洞穿。

    别说临近大海的江东,仅仅是江都,铁甲多生锈,每日早晚都要擦拭凝聚铠甲上的水汽。

    一月两万斤铁砂,再加上丹水流域的几处小铁山,足以供丹阳匠坊使用。

    关姬担忧“若引武昌铁,淯阳煤炭可会生变?”

    陆议口吻确定“殿下,彼断绝煤炭,届时匠坊正好使用木炭锻造兵甲军械。”

    除了张温,其他人纷纷把头垂着,态度也算明确。

    关姬轻嗯一声,另说“匠坊增产,诸公可有合适人选就任令长?”

    陆议几人抬头相互看看,张温身子前倾,进言“殿下,臣以为武当相可兼管匠坊。”

    武当相田允,给众人的印象是温厚、迟钝,不会私底下搞事情。

    见无人异议,关姬开口“善。”

    随后张温又进言,才陈述吕定的担忧,关姬略略思索,就遣邓国第一位封君典满随同前往。

    理由也简单,让典满带些礼物去慰问母亲赵氏。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