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马懿、吴质这些人,谁都无法成为魏军的精神领袖。

    唯一能接替曹操,合情合理合法获得魏军吏士拥护的人是曹彰。燃文

    而汉军不同,前有先帝、大将军分别作为精神领袖,后来又有田信突飞猛进后来居上。

    军队的领袖若在,哪怕吃了败仗被打散了,也会聚拢回去。

    勇烈称著的孙坚打的败仗不少,每次军队败而不散,就在于他是吏士的精神领袖。

    作为曹操的儿子,如今大魏将亡,曹植很清楚当年那几个月发生的所有转折点。

    任何一个转折点都对魏国友善一点,也不会让汉军打成席卷、劈竹之势;哪怕是孙权背盟这个转折点,多坚持几天也是有利于魏国的,可孙权太过不争气。

    拿了那么好的机会,结果被田信带着后撤休整的疲军给打的崩牙。

    一开战,就把战争计划总指挥的吕蒙给折进去……这种倒霉的事情都发生了,孙权找谁说理去?

    当年的事情也就罢了,看着汉军昂扬北上,曹植多少也有一点欣慰,起码人世间还是有那么一批为理念而奋斗的人。

    可是呢,快把魏国打灭的前夕,他们竟然向田信投降了?

    这种反差,令曹植无法接受。

    更无法接受的是冥冥之中的那种天意,代汉者当涂高。

    “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是孝武皇帝的感慨,一切发展就如感慨的那样,哪怕中间有王莽篡汉,但也有宗室振臂高呼,达成了‘法应再受命’这一条件。

    而后面一句到底指的是谁,就各有说法。

    李傕郭汜乱长安,使三辅大乱前夕,李傕就找巫女卜算,算出一个‘阙’字,汉阙的阙,用颜料涂很高的建筑物,不正是阙?

    阙又跟李傕的名字同音,所以代汉者应该指的就是李傕……李傕这么以为的,一家几百余口被杀光了。

    袁绍、袁术也是这么以为的,代汉者当涂高。

    到底什么时候代汉?

    或许就是六七四十二这些数字加在一起,汉家出二十九位皇帝后,天命就会终结,由涂高之人接替。

    一家一姓的一朝能有二十九位皇帝,已经不算委屈了。

    可天下动乱四十年,争杀不止结果依旧难逃天命谶语,这给曹植带来了很大的创伤。

    过去的争杀,是毫无意义的争杀。

    因为汉室还没有传够二十九位皇帝,过去无意义的争杀里,自己父兄、朋友、亲族、乡党的损伤也就显得苍白、无意义。

    当世英杰反复争杀,依旧没有跳出武帝做出的谶语,这种无力感已快击垮曹植的精神。

    不仅是内心痛苦很想借酒消愁宣泄压力,更是精神面貌也受到了摧折。

    以至于郭女王换了一套素色衣裳来偏厅见曹植时,不由惊呼“子建何以如此?”

    曹植却恭谨模样一板一眼施礼“植拜见嫂夫人。”

    曹休也施礼,解释说“子建自关中返回以来就是如此,我料是心病。要医此病唯有美酒,故上门求酒。”

    郭女王见曹植精神涣散模样抑郁,也沉默认可这言论,不由皱眉“文烈,子建纵意妄为,难道文烈也糊涂?子建如今模样,如何还能饮酒?”

    曹植开口,笑容苦涩无比“嫂夫人,此系心病,恐狂躁而亡。”

    郭女王瞬间就相信了,这家子人皆是非常之人,不能用常理来推测。

    当即应允,呼喊侍女去地窖取酒,进而询问曹植“子建,老夫人何时能来?”

    曹叡确认无法对汉称藩后,不久前已经在邺都称帝,建年号太和,太和者,大大的和平也,表达了他对今后几年的强烈期望。

    不出意外的话,如果汉军、府兵不做挑衅,魏军也会保持极大克制,以方便大家过几年难得太平日子,以解决内部问题。

    汉军、府兵融合一体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事情,这就像蚕蛹一样,这个化蝶、化蛾子的过程里最好保持外部环境的稳定。

    魏国空有强大的国力,却被汉军吃死,在疾风骤雨的进攻中崩盘的原因就在这里。

    曹丕篡汉后,魏国需要一个休养生息调整内外的时间,就如同结蛹化蝶一样,曹丕的魏国就在这个化蝶的过程里被汉军追着打,打崩了。

    现在曹叡的魏国也需要一个安稳的外部坏境,以解决魏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征夷大将军司马懿。

    如果汉魏之间突然陷入和平,最抓瞎的应该就是司马懿了。

    终究是凭借魏国的国力获取了统御诸胡的权力,最初诸胡畏惧的大头是魏国的国力。

    司马懿需要更多的胜利来锤炼六镇兵,以让诸胡吏士畏惧他,超过对魏国国力的恐惧。

    若魏国不需要面对汉兵、府兵的压力,就能分出力量解决司马懿……不需要怎么解决,来个过河拆桥,抽走配属给司马懿的外围力量,使司马懿无法用魏国力量平衡、抑制体系内的六镇胡兵,那就崩了。

    郭女王是在询问卞夫人的事情,实际在问自己养子曹叡的信息。

    毕竟能不能顺利把卞夫人接回来,必须要看曹叡的态度。

    说到底,从国家、宗族层面来看,曹丕是大魏的叛臣,曹氏的逆子,竟然跑到敌国去效力。

    如果把卞夫人送还到曹植身边,岂不是意味着曹植这里是占着道理的,是可以谅解,获取优待的?

    这会极大影响魏国的士民舆论,不利于统治。

    从对曹叡的了解来说,以及事情的原则、影响力来说,曹叡是会拒绝的。

    可想到那位夏侯夫人的存在,曹叡做事再肆无忌惮,也要顾虑一下他自己的身后事。

    惹了那位夏侯夫人,曹叡或许能决定自己和家人的死亡,却无法决定妻儿今后生活的事情。

    郭女王所问,曹植精神稍稍振奋,露出喜色就回答说“元仲已遣人回应,具体如何,还要等天气温润后再说。”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