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习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驰道颠簸,走的又慢,怕马良撑不到江都。

    可如果马良到了飞虎山,恰好死在这里呢?

    习温心中思索又不敢询问,这个问题太过尖锐,想一想就行了。

    陈到显然也意识到了,做出决断:“马幼常必骑乘快马,不见其兄走驰道,必急趋汉津。我料,他日暮时可抵飞虎山。我去迎马季常,此事也一并陈述于大将军当面。若马季常在此离世,还望大将军早作决断。”

    他这么说完,就将桌上盖了漆印密封的公文递给习温,习温不由感到这封公文有些烫手。

    执金吾跟别的衙署不同,这里任何的公文都没有副档。

    而且刚才陈到给他口授命令,却没有给相关的信物、纸面字据……这让习温总觉得胆战心惊。

    他自然不怕陈到会否认、害他,庞习两个家族是一体的,虽说两个家族各自都有了明显的分裂迹象,可陈到敢玩弄花样坑习温,自有人为他主持公道。

    对此习温很有信心,也因这份信心而感到烦闷。

    庞家自庞山民从魏国回来,作为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自然是庞氏家族的另一股传承领袖。可庞山民积极支持庞宏,欲光大鹿门山一脉。

    庞林无子,自然是支持自己侄儿的;可是北府对鹿门山一事的态度十分玩味。

    庞氏家族繁衍那么多年,自然很多旁支庶流、姻亲认为不能全去赌一个鹿门山。这些人鼓动、劝说庞林招纳侧室,生出一个儿子……这个孩子背靠姐夫田信,自己这些人也好吃饭。

    结果庞林不乐意,他们又去劝说习夫人,习夫人恼怒之下去了关中。

    但劝说庞林招纳侧室的事情关系百年、千年大计,是不可能停息的。ωωω.χ~⒏~1zщ.còм <

    因此庞氏家族一分为二,已经有很明显的苗头。

    至于自己家族就简单了,与庞氏累世交好,但内部肯定有嫡庶之别。

    习祯是与马良齐名的襄阳名士,仅次于诸葛亮、庞统;庞统弟弟庞林娶了习祯的妹妹,这就是最为牢固的纽带。

    可现在习祯病逝,庞统也早就没了,庞林这里始终无子……若有一个儿子,那这部分友谊就能顺利传承下来。但以习夫人现在的年纪,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因此习祯那一脉的习忠、习隆这父子俩已渐渐疏远庞宏、庞山民,只与庞林维持亲密的走动关系。

    而自己呢,小的时候是庞统身边的小书童,两个叔父出自庶流旁支,则追随庞统入汉。自己这里,实际跟庞宏是很亲密的,但跟庞林那边……就渐渐疏远了。

    两个亲密如一的家族,在这个天下将定的十字路口,依旧选择了一分为二,组团分别投效一方。

    搞笑的是,与田信关系好的庞宏、习珍、习宏选择站到对立面。

    只有这样,倒霉的时候不至于太过落魄。

    可能是跟着陈到做事的时间有些长,习温气质越发的阴郁、沉默,以一种趋于中立、置身事外的态度来做事。以至于如今,对发小庞宏缺乏认同感。

    总觉得他在做一件缺乏意义的事情,不是光大鹿门山,成为一方学院高门不好;而是这个事情成功的希望太过渺茫,是跟北府做事风格相违背的。

    不可能成功的事情,自然是无意义的。

    :。:m.x

章节目录